返回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两方合力(2 / 3)  皇兄何故造反?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不过,人数上不够的话,那么,剿平倭寇要花的时间,只怕就要更长些了……

    “既是如此,那就暂且先按照两万人准备吧!”

    心中叹了口气,朱祁钰也没有太过坚持。

    两部尚书达成了一致,其他的大臣倒是也没有再多说,于是,很快,圣旨就下到了六科。

    不出意外的是,旨意一下,朝野上下顿时哗然,不少大臣的奏疏,第二日就递到了内阁。

    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大臣,打算在早朝上参奏。

    一片议论当中,消息自然也传进了南宫。

    “陛下的意思是,让臣去打这场仗?”

    张輗站在殿中,脸色微微有些意外。

    除了他之外,朱仪和旁边的徐有贞,亦是感到有些震惊。

    倒是上首御座上的太上皇,脸色平静的很,道。

    “这次出兵,皇帝的态度坚定,兵部和户部也没有反对,朝堂上或许有不赞成的大臣,但是,只怕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出兵一事势在必行。”

    “如今朝中勋贵,老的老,小的小,能够挑起大梁的,着实不多,张卿出身将门世家,如今又是军府都督,论公论私,都理当当此大任,为朝廷再添新功,也为英国公府,重振门楣啊!”

    啊这……

    听到太上皇这番义正言辞的话,张輗的心中却不由苦笑一声,迟疑片刻,道。

    “陛下所言甚是,若是国有所需,臣自当义不容辞,但是如今朝堂上人才济济,虽然大多勋贵都已老迈,可军中也有不少后起之秀,若论战力,臣恐难和他们相争。”

    作为将门出身,张輗对于出征这种事情,倒是不害怕的,当然,最重要的是,以他的身份,即便是出征也是挂印,坐镇中军,真正上战场冲杀这种事情,是轮不上他的。

    但是,这也是问题所在,张二爷对于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别说是帅才了,他就但凡是有将才,当初张辅都不至于越过他倾力培养张軏。

    所以,他不担心出征,却担心自己会无功而返,如今,他好不容易坐稳了军府都督的位置,虽说英国公府在军府的声势大不如前了,可对于张二爷自己来说,一旦要是打了败仗,那恐怕连现在的位置都要丢掉了。

    见此状况,一旁的朱仪犹豫了一下,也开口道。

    “陛下,此事恐怕不易!”

    “这次整饬军府,除了各家勋贵之外,皇上还提拔了不少各地卫所的军官,明显是想要打压京城的世家,此次突然要用兵沿海,虽然名义上是因倭寇袭扰代王府,可真实用意,恐怕是要在军中收拢更多亲信。”

    “故而,即便是臣等在朝堂上尽力争取,皇上恐怕也不会将这个差事,交到张都督的手中的……”

    这话说的倒是颇有道理,不过,朱祁镇的脸色却依旧没什么变化,略微沉吟了一下,他没有回应朱仪,而是意外的将目光落在了一旁的徐有贞身上,道。

    “徐卿,你觉得呢?”

    啊?

    徐有贞眨了眨眼睛,一时有些搞不明白状况。

    实话实说,今天过来的时候,他就觉得一头雾水,天子要出兵沿海剿倭的消息,他当然知道,太上皇想要争取这个主将的位置,这也不算意外。

    可问题是,这种事情,叫他一个文臣过来干嘛?

    难不成,指着他去替张輗争取?

    心中一阵疑惑,徐有贞躬身开口,道。

    “陛下,臣以为,张都督和成国公所言都有道理,此事想要办成,恐怕不易!”

    既然不知道该怎么表态,那就附和别人就是了。

    这样一来,就算太上皇不高兴,也不会把火发到他的身上来。

    显而易见的是,这不是朱祁镇想要的答案,不过,也只是脸色微微一滞,朱祁镇便道。

    “有句话叫,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朕相信,只要你们有一片报国之心,皇帝自然也能看的见的。”

    啊这……

    张二爷眨了眨眼睛,不由得看向朱仪,眼神中透露着一种‘太上皇在说什么鬼话’的光芒。

    见此状况,朱仪也有些无语,思忖了片刻,他开口道。

    “臣等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和张輗不一样,朱仪的脑子到底转得快,听话听音,太上皇的这番话明显暗藏玄机。

    想想也是,如今他们在朝中的局面,太上皇还会不清楚吗?

    这种状况下,太上皇还是让他们去争取这个差事,那么便说明,至少是有一定的把握的。

    就是不知道,这把握从何而来……

    见此状况,朱祁镇的脸上闪过一丝赞许之色,道。

    “朕没记错的话,按例朝廷大军出征,视其征伐,主将配大将军印,除此之外,还要设提督大臣参赞军务,可对?”

    这是常制,朝中稍微有些常识的人都清楚,不过,这个时候,太上皇提起这个是什么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