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98章:晓之以理!(1 / 2)  逆袭1990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正当大家以为陈大老板会拿出什么可行性建议的时候,陈东忽然拿着话筒说道:“我建议,政府现在立刻就启动一级应急管理预案,转移地势低洼地带的群众。”

    话音刚落,林老的眉头深深地皱起。

    坐在第一排的专家组也纷纷交头接耳地讨论,“这么大的行动可不是光轻松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的。”

    迁移群众影响到的范围非常地广泛,首先他们要准备大批的安置房,其次要准备接应这批转移群众的所有的生活必需品。

    如果要让群众从居住地转移到地势高耸的地带,势必要让他们放弃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打破原有的节奏,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先不说他们的安置物资、安置房这些设备的购置和调配问题,单单是要说服务群众,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这就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

    专家组即便预测出了特大洪水这么严重的灾情,但是他们在给政府提建议的时候也不敢提到大批转移群众,顶多就是将水库周边的居民安置到城市里。

    周光杰是水利局的人,他第一个对陈东的建议,表示了不满,“转移群众,你说得轻巧。”

    “那群众又不是物件,我们提一个政策,群众就会乖乖地跟着我们的政策跑吗?”

    其余人也纷纷附和,“陈大老板,您不是体制内的人,不知道我们政府部门要做出一个决策,一个措施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陈东本就不想掺和他们政府部门对于洪水灾情的处置,要不是听了林老这么多的布置措施,其中却没有一个转移危险地带居民的措施,他也不必操这份心。

    “我的确不是体制内的人。”陈东冷着脸,将视线从周光杰身上转移到参加会议的各乡镇政府,各大企业单位的参会人员身上。

    “参加本次动员会议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承担着一份社会责任,这份责任,关乎生命安全。”

    陈东正义凛然地说道:“如果大家因为害怕承担后果,宁愿冒着人民群众生命受到威胁的风险,也要采取保守的政策,那我请各位在抗洪抢险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向你们的顶头上司递交辞职信。”

    “体制内的工作人员更要重视自己肩膀上的社会责任,如果你们没有办法承担,那就把现在的位置让给别人。”

    陈东这话,明晃晃的是在质疑周光杰,是否德不配位,水利局的同志平时就对这位周光杰心怀不满,现在有外人这么不给他面子,水利局的同志私下都开心坏了。

    “这位是位勇士啊!”有人小声地讨论着。

    “我的建议就提到这里。”陈东叹了口气,“至于专家组对于是否要转移群众,转移哪些地区的群众,应该有更专业的判断。”

    “本次的特大洪涝灾情是真的非常严重,请大家务必要重视起来。”

    说完这句话,陈东便离开了会议室。

    林志远屁颠屁颠地跟在他的后面,小声地问道:“林老刚才也没有表态,他们到底会不会转移当地的群众啊?”

    “说实话啊,我不知道。”陈东直言

    “啊? ”

    陈东转过头,认真地说道:“刚才那个周光杰,有一句话说得对,政府部门要做一个决定牵扯到的范围实在是太广了,即便是他们现在要做出迁移的计划,也要经过周密的安排之后,才能正式颁布相关的指令。”

    “反正,我们已经做了所有该做的,现在就看老天爷的意思吧。”

    几天之后,长江长江中下游部分乡镇,村落镇子陆续出现了大量的红色横幅。

    有村民指着横幅念道:“全力以赴抗灾抢险,众志成城抵御洪涝。”

    他再念另外一副横幅,“只要亲人在,到哪儿都是家。”

    村民手边的小孩儿好奇地问爷爷,“这是什么意思啊?”

    村民笑着说:“我们这儿要发大水了,让大家都做好心理准备。”

    很快,横幅前面就围了一大帮人,村里的人平时生活悠闲下班之后就喜欢聚堆。

    现在看到了这几条横幅,感觉很是新鲜,不过很快就有人察觉出了事情的不对劲。

    “什么叫只要亲人在,到哪儿都是家?”有人反应过来,跟身边的人议论道:“这话不是在撺掇我们离开赵家村吗?”

    “我看横幅就是这个意思。”

    “谁贴的横幅啊这是?发洪水了不给我们抗洪的物资,也不给发补偿金就让我们离开赵家村,让我们自生自灭呀!”

    这时候,有人注意到,村头的公告处更新了几个公告

    ,内容全都是要求赵家村的村民回家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赵家村,到安置地点。

    几个村民越讨论越不是滋味,有好事者更是闹到了村委会。

    谁知这时候村长却不站在他们这边,“大柱子,小赖里头,我知道让你们搬离赵家村,这对于大家来说无疑是伤害了村民的感情。”

    “但是特大洪灾在今年6月份马上就会暴发,上面的意思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