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四章 木兰效应(1 / 2)  菲美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开始的时候,她只想要自己的生活过的自在美好,可是现在,她却想让更多的女性,更多的百姓过上好日子。.*M

    之前忘记说了,唐菲的《花木兰》已经写好了。

    母亲顾氏确实素有才情,不但将唐菲的故事改编的更加有才气,同时也结合大云的实际情况,把这个故事改编的更让人容易接受。

    大云国虽然经济展的不错,可是和现代的九年义务教育还是没法比的。

    虽然自从皇上登基以后,兴资举办了很多的私塾学堂,可是老百姓们还是不识字的居多。

    所以想要扩大《花木兰》的影响力,想要让这个故事火起来,只是出书肯定是不成的。

    毕竟不识字儿的大老粗,每天为了生计风里来雨里去的,哪有机会安安静静的呢?

    所以为了《花木兰》可以更容易被人接受,顾氏不但帮助唐菲将书补完成,更是集结‘雨香诗社’的才女们将花木兰这个女将军的故事改编成了评书段子,让各个茶楼的说书先生们变着法子的讲。

    其实按着唐菲本来的想法,还想将这个故事改编成戏曲来演奏。

    只是雨香社的才女们俱是大家闺秀,名门夫人,这些女子若是让谁演奏什么乐器那是一等一的精湛,可是要让谁谱点儿什么曲子,那又是有难度了。

    毕竟大家闺秀们学习这些才艺,多是为了培养气质,或是为了以后自己的出嫁增加筹码。

    一个出嫁前再怎么高洁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出嫁了以后大抵便也多是争风吃醋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了。

    还是那句话,中国女人整体上来说,放弃自己有些太早了。

    闺阁的时候潜心学习了一些才艺,学习知识,却好像只是为了让自己可以嫁一个更好的人,等到真的出了嫁,便好似万事大吉。

    出了嫁以后就算还要学习,学得也多是一些管家或是所谓经营婚姻的知识了。

    有人管这叫做成熟,我却觉得不过是在不自觉的将自己变成一种附庸罢了。

    因为学习的目的性在那,所以这些闺秀们就算有勤学苦练的,但是却很少有真正打心眼儿里热爱的,能够忍受寂寞细心专研的。

    平时表演下才艺还可以,若是要原创些什么,还是比较有难度的。

    更不用提那些夫人们了,嫁了人以后,什么乐器什么才情,早就抛到脑后,几百年不会再想起了。

    所以这改编成戏曲的事情还是稍稍耽搁了一些辰光,不过幸好顾氏认识一个神人,所以还是成功的改编成了戏曲。

    这个神人就是官乐坊的兰昭姑娘了。

    兰昭姑娘在这古代的大云国,简直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人。

    她出身低微,从小便饱受生活的折磨,可是却不卑不亢;她生的貌美,风姿动人亭亭玉立,却又一直独立,从不借着美色行事;她如今功成名就,受人尊敬,可是却还孑然一身,不愿出嫁。

    唐菲向来很少打心眼儿里尊敬一个人,但是唐菲是真的很尊敬兰昭。

    因为她也确实值得人尊敬。

    我们很多的人都觉得自己非常努力和幸运,因为我们的生活一帆风顺,无论是学业事业婚姻家庭都顺风顺水,没有什么波折。

    这个时候我们便会觉得,这都是我们平时的努力加上自己能力的结果。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婚前,我们享受着父母的庇荫,从衣食住行到教育上学,我们都不需要去考虑生活的艰辛。

    工作我们有父母帮忙出谋划策,结婚,我们要父母出钱帮忙买房买车。

    婚后,我们依赖先生的照顾,不懂人情世故,计较家长里短,就算生下孩子也要双方的父母帮着因为这些都是应该的。

    这就是一个人所谓的‘一帆风顺’。

    都是因为我们将责任都交给了别人去承担,而自己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一切安逸美好,还以为这全是自己努力得来的结果!

    曾经样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真是精辟!

    唐菲敬重兰昭,就因为她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人。

    她所拥有的一切或许不多,但确实实打实都是她自己努力得来的。

    唐菲觉得自己没有这样骨气,所以她对这样的人更是格外佩服。

    兰昭被称为‘兰君’。

    ‘君’又被叫做‘大家’‘大师’,这个词足可以称得上对一个人在特定领域里成就的极高肯定了。

    一个人想要被称为‘君’,那么她便绝不可能只是为了某种目地而去学习研究,那必然是全身心的热爱。

    兰昭不光是她的琵琶,她的乐器水平在大云国都是极高的。

    也只有她,才能谱写出最美的乐曲,让《花木兰》这个故事在整个大云国扬光大流传千古。

    您还真别说,改编成戏曲真的是个挺重要的事儿呢。

    因为大云国的古代,再怎么展的不错,那也是男权社会。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