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回归长安 第六十四章 当爹2(2 / 2)  大唐:开局被屠村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右手也是活动自如,显然是某些特殊原因!”

    “多谢!”

    “要是真的感谢,别乱惹祸就好了!”

    “我是那种乱惹祸的人吗?对了,一会儿给我安排一个劈柴的活计,挑水了也是无所谓!”

    “真的要劈柴?”苏锦娘嘴角微微掀起。

    “当然!”李安全说完。

    离开的连霞带着两个穿着素白圆领袍的男子走了进来,并且没人手里领着两个罐子,罐子中是热腾腾的肉粥。

    连霞手里也领着一个罐子,一共五个罐子。

    当连霞看到李安全之际,不由神情微楞,不过并没有说什么,“你们将东西放下即可!”

    “苏夫人!”两人放下东西后,对苏锦娘拱了拱手,随即在苏锦娘的示意下离开。

    “娘子,这位是?”连霞当即好奇的问道。

    “你不认识他?”苏锦娘产生疑惑,难道?

    “不认识!一个大胡子中年人!”

    大胡子中年人?苏锦娘眼睛直直盯着李安全,依旧还是那个脸盘稍显大、眼睛冷而小、表情囧、动作呆的男子,睁大眼睛热情的时候显得憨厚,眼神微咪寒光迸射之际,则是感觉给人一种极致嘲讽的蔑视,颇像藏狐在狐狸中的地位。

    这长相,安全得很,属于能让别人放心也让自己放心的那种。

    苏锦娘:“说两句话!”

    “哈哈哈!连霞可要听清楚这个声音,这不过是一张面具罢了!”

    “原来是郎君!真是没有想到啊。”

    “好了,好好吃一顿吧!”

    “那是自然!”

    李安全直接端起一个大陶罐子,拿起一个很大的勺子便是开吃。

    一旁苏锦娘和连霞两人都是眼神怪异的看着李安全,对于苏锦娘来说是观察,对于连霞来说就是惊异,甚至有咬手指的疑惑。

    苏锦娘对连霞出声道:“一会儿连霞你待他去厨房,劈柴的货交给他!”

    连霞疑惑的看着自家的娘子,怎么安排郎君厨房劈柴真的好吗?

    那可是未来的家主?不过和苏娘子比起来,还是跟着苏娘子走比较好,微微点头的连霞当即说道:“是!”

    没一会儿,李安全便是来到厨房,开始属于自己的劈柴之业。

    苏锦娘在送走了李安全后,见时辰差不多后,便是来到医馆的门口迎接赵怡晴赵娘子。

    话说李安全和苏锦娘,也就是苏锦瑶的关系属于一种合作关系。

    有一点类似现代人口中所说的搭伙过日子感觉,苏锦娘并不想找其他男子,在大唐有两种寡妇可以不用在嫁人。

    第一类是有了孩子的寡妇,简而言之就是单亲母亲,这种妇女死了男人后可随意,也可找丈夫,也可以不找。

    第二类就是大户人家的寡妇,对于大户人家来说,根本就不在意那些单身罚款。

    说道单身税,隋唐时期的女人结婚早,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大唐刚刚建国,就面临着人口短缺的严峻局面。隋朝的时候,全国有齐民编户800多万户。

    唐朝统一天下之后,只剩下齐民编户200多万户。

    李世民为了刺激人口增长,下诏规定女子十五岁就必须嫁人,否则就犯法了。

    唐朝的法令规定,及时嫁人的女人缴纳的调是一匹布帛。晚婚不嫁的女孩子,缴纳的布帛,则是两匹。

    别小看两匹布帛,这可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处罚。

    在唐朝的岁入(赋税来源),主要来自租庸调。李世民给每个成年丁男100亩田,丁男每年要向朝廷交2.5石粮食,这就是租。

    李世民会给每个成年丁女40亩地,丁女每年要向朝廷交一匹2丈的布帛,这就是调。丁男每年为朝廷义务劳动20天,这就是庸。

    租庸调都是按人头收取的,户口减少之后,朝廷的岁入也大量减少。李世民为了刺激人口增长,只能勒令女孩子15岁就必须嫁人。

    正常情况下,一个晚婚女子需要上交一匹布帛,外加处罚的两匹布帛,加起来每年便是三匹布帛,相当于一个人要交三个人的赋税。

    在现代社会来说,这其实并没有什么,但在古代简直难以想象。

    加之,李安全本身就是穿越者,在语言习惯上,代沟上明显是最少的。与其麻烦,还不如暂且就这样保持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