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请前辈赐教(2 / 3)  公子世无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点都不稀罕这个名声,不是说他有太医令楚鹤卿那种不肯屈居人下的风骨,而是相比跟满肚子坏水连骂街都得搜肠刮肚拐弯抹角的酸儒打交道,他更喜欢置身江湖,总归江湖跟庙堂如今都是一样的凶险。

    而丁寻桥的后面一句话就有些不解其意了,不忍心见他舍本逐末,身兼三种当世顶尖御剑法门在这位自称淬火匠人的五境修士看来,居然是落了下乘的逐末?难不成要把驻仙山的紫霄神雷诀跟越秀剑阁的一气化三清之术都学到手,才算能入了这位口气极大的高人法眼?

    可是事关陈仲平都说不清楚的抱朴诀,陈无双不得不慎重,再次端起茶碗轻呷了一口,茶水凉了之后变得刚才温热时更苦几分,勉强学着丁寻桥在嘴里含了片刻再咽下去,还是没有任何回甘的滋味,不过口舌之间竟有生津之感。

    丁寻桥见他孺子可教,脸上有了一抹欣慰笑意,轻声道:“公子若是不急,就听老夫细细说来。守拙剑庐的来历其实很简单,就是丁家祖上出过一位先后铸造出十余柄天品长剑的奇才,其中一柄赠给了当时修为不过三境六品的散修李向,后来随着这位气运加身的修士平步青云,丁家就多少有了些名声,江湖上不再直呼为燕州丁家,而是以老夫那位祖上的名号称呼为守拙剑庐。先祖在学会铸剑之前,就是不愿插手江湖纷争的五境剑修,公子想必听说过天品长剑能日渐在主人剑意呵护蕴养下生出灵性,其实不然。”

    陈无双嘶了口气,这个说法还是在洞庭湖官卖上,见着如今送给墨莉的那柄胭脂剑时,才听侍女谷雨说起来的,修士用作兵器的法宝有天地玄黄四个品级的高下之分,可遇不可求的天品能在修士长年累月的剑意蕴养下,逐渐与主人心意相通,这就是所谓的灵性,而丁寻桥的意思却是再说这种几乎天下修士都认可的说法有失偏颇。

    少年放下茶碗,轻声道:“请丁前辈赐教。”

    丁寻桥摆摆手,笑道:“赐教谈不上,公子修了抱朴诀就算冥冥中跟我丁家有缘。”随即伸手指着里间屋子墙上挂着的十一柄长剑,道:“这些剑都是守拙剑庐留下来的藏剑,可惜其中仅有四柄勉强还能称之为天品的,也都没了灵性,公子如果能看得上,都拿去也无妨,老夫愿拿这些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跟公子换两个承诺。”

    陈无双已经猜到其中一个承诺,思忖片刻开口道:“不出所料的话,如意坊宋大佛爷是景祯皇帝派在北境监视那位大都督的密探,眼下谢逸尘已经带兵去了凉州边界,他却还留在雍州城里,其用意不言而明,皇家多半是信不过司天监,信不过要把观星楼主之位传给我的师伯。现在看来,谢逸尘不可能不知道宋大佛爷的身份,留着不杀他,是存了借他的嘴传递假消息迷惑朝堂的心思,前辈放心,我不需要效仿谢逸尘,也不在乎宋大佛爷跟京都那边怎么说,可以不杀他。”

    跟聪明人说话最省力气,丁寻桥提起茶壶给陈无双续满水,今天这间屋子外面发生的事情他其实一清二楚,少年这么快就上了三楼,很明显是已经在某些事情上跟鹰潭山掌教的弟子暂时达成了默契,要是真想杀如意坊的掌柜,有那头凶威极盛的黑虎在,他很难拦得住,这回总算松了一口气。

    陈无双忽然笑了声,平静道:“前辈大概已经知道我的身世,有这柄从剑山取回来的焦骨牡丹就够了,守拙剑庐这些藏剑我一柄都不会拿,不过投桃报李,前辈肯赐教,第二个承诺只要不是强我所难,自然该答应下来。”

    丁寻桥点点头,修成五境之后飞花摘叶皆可为剑,那十一柄剑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念想,“老夫收的几个徒弟没人愿意学铸剑,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总不能就此埋没了,如果有一日妖族攻进雍州城那就万事休提,若是司天监能守住那道城墙,恳求公子日后扶植,老夫想重振守拙剑庐声威。”

    陈无双讶然挑眉,“扶植?”

    丁寻桥似乎没觉得用这个词有半点不妥之处,坦然嗯了一声,解释道:“要铸出一柄好剑,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首先要有一处灵气充裕、气候稳定的所在,还需要花许多银子采买玄铁、火铜之类价值不菲的珍稀材料,这些事情老夫一件也办不到。”

    陈无双微一迟疑,他能想到的灵气充裕且气候稳定的地方,就只有南疆十万大山,好在丁寻桥本身就是五境修为的高人剑修,花扶疏能二十五年平安无事,或许这位淬火匠人也能处之泰然,想到这里少年忽而自嘲一笑,还都八字没一撇的事情,犯不着现在费脑筋琢磨,不置可否道:“金银之物倒不是问题,司天监也有不少玄铁这等珍藏,那就一切等能彻底击退妖族再说也不迟。”

    含含糊糊的回答更像是推辞,丁寻桥却只当陈无双答应了,下一句话堪称石破天惊,“不怪公子不知,整个司天监现在只怕都没人知道,你所修习的抱朴诀,正是我丁家那位先祖所创的功法。”

    陈无双登时倒吸一口凉气,“当真?”

    “刚才老夫的话没说完,之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天品长剑都能蕴养出灵性,是因为再好的剑毕竟都是死物,死物如何能生出与修士心意相通的灵性来?要么是久而久之沾染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