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七章 臣以为不妥(2 / 3)  公子世无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拟旨召天策大将军回京,可先令他稳据溱川按兵不动,待收拢边军之后,再命他带兵前去雍州抵御妖族。再者,陛下御案上那张锦帛所说,拨云营正五品营官杨长生不肯为虎作伥,临阵幡然醒悟,率部折返北境,此人于边军中声望必然不低,陛下可破格擢升,他去招安边军,兴许能事半功倍。」

    景祯皇帝脸上第一次有了笑意,「拨云营,那是朕的大周第一营。」

    顿了一顿,杨之清紧接着说出第二个人选,「另者,老臣要保荐的第二个人选,正是二皇子李敬威。殿下久在凉州练兵,深谙统兵之术,此外还有那数万精锐骑兵作为威慑,由殿下出面,无论是施恩还是施威,都名正言顺。」

    话音刚落,太子殿下就先失声道:「不可!」

    不说以杨之清为首的几位朝中砥柱,这一声情急之下脱口而出的「不可」,让无权涉政的太医令楚鹤卿都暗自摇头,谁都能看出来,只遵二皇子号令的那六万骑兵已经让太子殿下寝食难安,不管是现在还是继承大统之后,明黄蟒袍加身的太子,都不会容许二皇子有机会执掌重兵。

    有些可笑。

    被太子殿下视为心头大患的,不是漠北妖族、不是南疆凶兽,不是他父皇忌惮不已的观星楼主,居然从来都是自己的手足兄弟,先是就藩东南江州的六皇子李敬廷,再是迟迟不肯回凉州的李敬威。

    景祯皇帝的表情明显不悦,本想咳嗽一声以示提醒,可故意的一声咳嗽,竟然引发胸腔中生出一团奇痒难耐的燥热感,一连串的咳嗽声回荡在朝天殿中。

    见势不妙的平公公一步跨到龙椅之侧,右手紧贴在天子后心处,精纯真气瞬间渡入其经脉之中柔和游走,等太医令快步上前,这位侍奉天子多年的老太监抬头与楚鹤卿对视一眼,目光里尽是水满则溢的悲戚。

    楚鹤卿的背影,刚好挡住平公公的眼神。

    太医令抬起右手,僵在弯腰剧烈喘息的景祯皇帝面前良久,颓然落下。

    声嘶力竭的咳嗽总算止住,景祯皇帝挥手让内廷首领和太医令都退下,看向不知所措的太子,和声问道:「为何不可?」

    慌乱之中,李敬辉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冠冕堂皇的理由,只好道:「凉州···凉州眼下···毕竟还是有几分凶险,如果那些边军中有冥顽不灵之辈,岂不是陷敬威于险境?天家贵胄,怎能以身犯险···」

    呼吸声粗重的景祯皇帝,眼中掠过一抹浓浓失望。

    转头挪开目光,不再理会自己册立为储君的嫡长子,意兴阑珊道:「杨卿所言,甚合朕心。一事不烦二主,稍后便由杨卿拟旨吧,赐爵杨长生为守正伯,擢升为正四品靖远将军,令其将拨云营暂交由副将节制,尽快往凉州井水城坐镇,一来收拢边军,二来断了柳同昌的退路。不必再从朝中选派文臣前去,此时凉州巡抚责无旁贷,令他前去井水城即可。」

    首辅杨公心下感慨,单凭短时间内定计让杨长生坐镇井水城的谋划,纵观史书,景祯皇帝也确实能算是有为明君,可惜可叹。

    「陛下圣明。」

    殿中众人异口同声的恭维赞誉,算是将先前所议之事一锤定音,太子殿下心上悬着的巨石也随之落地,这才对自己刚才的举动和言语懊恼不已,如果能提前猜到杨之清举荐的两个人里有二皇子的话,他绝不至于那般孟浪。

    景祯皇帝忽觉头脑开始昏沉,伸手揉着左侧太阳穴聊作缓解,皱眉道:「另,依杨卿适才所言,卫卿于平公公商议着措辞拟旨,令郭奉平且固守溱川,待朕的靖远将军着手收拢边军,再率军奔赴北境,不可让漠北妖族侵扰朕之百姓,务必夺回城墙。」

    他的语速似乎越来越慢。

    咳嗽止住之后,明显感觉由晕眩转为昏昏欲睡,却还是勉强振作精神,「至于···至于柳同昌,朕不许他活到八月,这件事诸位爱卿不必操心,朕···心中有数。」

    向来谨守规矩的楚鹤卿终于出声,「陛下,保重龙体!」

    王宗厚霍然抬起头,除了刚才那阵咳嗽,景祯皇帝今日的状态分明不错,太医令怎么会突然在这种时候贸然出声?

    景祯皇帝扯出一丝笑意,摆摆手道:「无妨。朕已经接连两日未曾上朝,有些事情···不能拖着悬而不决,鹤卿,朕无妨。陈无双此次立下大功,朕想旧事重提,将明妍公主赐婚于他,镇国公的爵位,不如就由···陈叔愚来承袭,众卿以为如何?」

    杨之清最先摇头。

    以陈无双的脾气,第一次赐婚他敢撕毁圣旨,第二次赐婚也就照样敢再行悖逆之举,景祯皇帝所谓的旧事重提绝不是自取其辱,而是有意逼着那位观星楼主一错再错,这么一来,即便是看在为国捐躯的陈家老公爷面上,天家也有了不能忍气吞声的理由。

    堪称一代明君的景祯皇帝,竟然对陈无双忌惮至此!

    甚至用让陈叔愚承袭爵位的手段,离间司天监这叔侄二人,其心歹毒,无以复加。

    「陛下三思。自太祖开国,千年以降,独立于朝堂之外的司天监,从来是镇国公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