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章 读书人的用处(2 / 3)  公子世无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

    张正言哗啦一声抖开折扇,“听刚才那位前来投诚示好的董将军讲解过一番,我倒认为十六道圣旨里最有意思的,是赐爵咱家四爷,这可是开了大周一千三百余年未有的先例,世袭罔替一等镇国公的陈家再添一个爵位,虽说是个放在京都城里并不如何显眼的伯爵,但辅正两个字的封号嘛,意味悠长啊。”

    陈无双突然嘿笑一声。

    想来,官居礼部右侍郎的四师叔是不敢学他一样,在保和殿上肆无忌惮地说一句“陈某没空”拒辞不受,甚至连婉言谢绝的举动都不会有,不是陈家血脉的观星楼主可以遵从陈伯庸“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的遗言,但陈家上一代兄弟四人,起码在明面上还都要秉持一个忠字,这是祖宗教诲,不可违背。

    贾康年咂摸着嘴道:“正不正且两说,重在前面一个辅字。”

    陈无双撇了撇嘴,“江湖上才有正邪之分,朝堂上只讲忠女干。”

    聪明人在一起说话总是能省去很多挺费口舌的麻烦,不仅董三思在提及受封为武泰阁大学士的郭奉平时蜻蜓点水一句话带过,此时连廊里的三个人也都没有说起他,元玺皇帝那道有关于郭奉平的圣旨用意再明显不过,是想用正一品大学士的位子夺了天策大将军的兵权。

    这一手谈不上如何高明,但是很有效。

    元玺皇帝是想用恩赏逼迫郭奉平不得不回京接旨,一旦他奉旨回京就任两殿四阁大学士之一,皇家就再也不会养虎为患、给他执掌兵权的机会,余生安安稳稳老死在京城里落个主明臣贤的名声;可他如果敢抗旨不尊的话,这就不是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辞能搪塞过去的了,放着正一品大学士的殊荣不要,抓着兵权不放手,不是有心造反还能是什么?

    到时候天下读书人就会有公论,天家李姓对他仁至义尽,而郭奉平是跟谢逸尘一样罔顾皇恩浩荡的贼子小人,自古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即便郭奉平掉回头来反攻京畿大获全胜,那些梗着脖子比御史还硬气三分的史官也不饶他。

    陈无双一粒一粒吃着小满亲手剥的瓜子仁,叹了口气道:“我是瞎子,没了玉龙卫的司天监也成了瞎子,不知道现在北境和南疆到底是什么形势,先前听说鹰潭山孙澄音一人挡住了数千妖族,这时候想来雍州城是攥在黑铁山崖手里了,急也急不来,我得等着本月十九的大朝会以后再动身。贾先生不妨猜猜看,下一个登门拜访的会是谁?”

    贾康年默然片刻,没有正面回答,反而问道:“公子想要自创一门剑法?”

    年轻观星楼主愣了一愣,起身搓了搓手,面朝平静潭水苦笑道:“无中生有,委实是难呐。”

    贾康年深以为然,感同身受道:“不瞒公子,康年两试不中就早断。(本章未完!)

    第一百八十章 读书人的用处

    了凭着科举入仕的念头,没来司天监之前,总觉着不能辜负了半生读过的圣贤书,琢磨集百家所长或许能著称一本为后世所称颂的文章,可每次真到了下笔的时候,肚子里的墨水就好像褪了颜色,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才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陈无双轻轻挑眉。 _o_m

    世间万事道理相通,经林秋堂点拨以后的陈无双确实有跟贾康年同样的想法,也有同样的感受,身兼四门江湖艳羡的顶尖御剑术在这时候好像成了累赘,陈无双只想了半个时辰就决定先从尝试着草创一套剑法入手,逐步鸿渐于陆、由易及难,或许等踏足五境、对自身剑意有了更深刻理解,就能摸索着创一门御剑术出来。

    说到底,世间万千修士所修习的御剑术,都是前人创出来的。

    可惜每次陈无双在识海里默默推演剑法招式的时候,总会莫名其妙想到宁退之留在凉州骤雨庄的那四百二十七幅图画,勉强想出来个一招半式,细揣摩也都拘泥于其中一式剑法的影子。

    “行路难呐。”

    贾康年伸手拿起那柄焦骨牡丹,推出三寸剑身端详几眼,笑道:“康年不通剑法,却以为修士练剑跟书生读经是一个道理,无非讲求一个熟能生巧、巧又生精。当年太医令楚大人高中探花郎辞官不做,弃笔修剑时堪称一日进境千里,我猜他是把书里读出来的道理不知不觉用在了练剑上。公子正好能反其道而行之,先舍了剑去精研圣贤教诲,或许同样能有裨益。别的也不必多看,就那本五千字的《春秋》就够了,读出个微言大义来最好,读不出来也没什么损失。”

    陈无双肩头一耸,没想到毫无半点真气修为的贾康年,竟能提出跟十一品剑修林秋堂如出一辙的建议。

    说完这些,贾康年话锋一转,笑道:“我至今没进过朝堂,但公子刚才问的倒可以试着猜一猜。先是明妍公主、再是董三思,这两人严格来说都不算朝堂中人,那么下一位登门拜见镇国公爷的,十有八九也不会是保和殿上穿紫佩玉之辈。不知从江州来的那位宁王殿下,如今车驾到了哪里,如果他被天子亲军挡在护城河外的话,今日下午第一个登门的,多半会是国子监祭酒颜大人。”

    陈无双转回身来,颇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