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承希先生(2 / 3)  公子世无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张正言这才淡淡瞥了眼聚在绸缎庄门口的几身官袍,“司天监张正言,草字承希。”

    几个有官身的相互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疑惑,没听说过司天监有这么一号人物啊,人说首辅门前七品官,镇国公府的管家可要比杨公府邸的管家更尊贵些,这样的人物都甘心屈尊为他驾车,当年无双公子在京都城肆意横行时也不见得有此等待遇,为官者最要紧的一门功夫就是察言观色,其次是审时度势,当下几人心里有了数,忙不迭拱手行礼,口称久仰承希先生大名。

    张正言哂笑一声,径直走到盯着他看的少年身前,仔仔细细又端详一阵,和声问道:“听四爷说乘风公子是读过几年书的,平日里读的都是哪些?”

    陈乘风眨了眨眼睛,往日的机灵劲好像都没了,支支吾吾道:“读过《圣人训》《弟子规》···还有《国礼》···《尚书》···”

    张正言微微摇了摇头,《圣人训》和《弟子规》都是寻常学塾里给稚童启蒙的书籍,后面的两本也没什么可说的,都是读书人想要考取功名的必修,他大概知道了陈乘风的学识浅薄,刚想转移话题好让这少年不至于在人前露怯,没想到陈乘风最后又挤出两个字,“《春秋》”。

    穷酸书生有了兴趣,“可会背《春秋》?”

    陈乘风点了点头,“会的。”

    张正言这才笑得有了几分暖意情绪,“好。不妨说件事给你听,镇国公爷陈无双的剑意,就是从那本五千字的《春秋》里悟出来的,乘风公子既然会背,要时时温习才好,儒家圣贤书里字字都是浩然正气,稍从里面悟出些什么,你就能终生受益。你学过剑法,自然该知道剑之所以被称作百兵之君,就是因为其造器中正而不斜,做人呐,首先就是这一个正字。”

    陈乘风眼神一亮,欢喜道:“以前学塾里先生教过的,正,就是问心无愧。”

    张正言明显愣了一下,展开折扇在胸前轻轻扇动凉风,感慨道:“是啊,正就是问心无愧。这四个说起来容易,身体力行,又何其难呐。不说这些,咱们屋里说话。”

    老掌柜这才回过神来插嘴,“先生快请,寒舍乱了些,不嫌弃的话喝一壶茶。”

    张正言坦然走进绸缎庄,那几位官员识趣地纷纷告辞,各自回去想尽办法打听,这位承希先生在如今的司天监到底是个什么角色,言语之间直呼陈无双的名讳,看样子地位不低,甚至隐隐要比陈家三爷的话语权还重些。

    跟昨日的陈家四爷如出一辙,张正言迈进绸缎庄陈家那间藏书蒙尘的书房也皱了皱眉,不过很快就恢复了笑吟吟的模样,让老掌柜跟陈乘风都落了座,才饶有深意道:“我是今日一早才得知这件事情,想来四爷没有跟陈掌柜说的太多,有什么疑问可以说出来,捡着能说的,我跟你们父子说几句也好。”

    陈乘风刚要开口,就被爹爹一个眼神逼了回去,悻悻低头。

    老掌柜定定看了张正言一阵子,沉吟着开口问道:“那就先谢过先生愿为老朽解惑,四爷过继嘉儿···唔,过继乘风为子嗣,这孩子将来是在乌衣巷礼部右侍郎府上,还是镇国公府?”

    年轻书生用很是赞许的眼光看了看他,暗道不能仗着肚子里有些学识就小看了天下人呐,寻常人家要是摊上这种好事早就乐昏了头,一家绸缎庄的掌柜能见过多少世面,此时居然能保持冷静一针见血,实在难能可贵。

    这个问题尤为关键,陈乘风是过继给陈家四爷,但陈季淳早就搬出了镇国公府另立门户,这是京都城人尽皆知的事情,可今日张正言是坐着镇国公府的马车而来,这其中的学问可就大了,对懵懵懂懂的陈乘风而言,是去礼部右侍郎府邸还是去镇国公府,以后的路完全不同。

    张正言摇着折扇,轻声道:“都不是。乘风公子要去的,是司天监。”

    老掌柜眉头登时紧紧皱成一团,陈乘风却差点高兴地蹦起来,他翻来覆去一夜都没睡好,想着要是去了礼部右侍郎府上,多半还是得被逼着读书,听说陈家四爷府邸的照壁上就刻着“诗书传家”四个字,可要是能去司天监就不一样了,也许有机会能学到陈家威名赫赫的青冥剑诀。

    张正言看着少年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暗自叹了口气,十二岁的半大孩子哪里能知道,棋子往往都不认为自己是棋子,顿了一顿,继续道:“司天监现在所面临的处境,就算只知一二,您老心里也该是有数的,有些事情实在不好跟陈掌柜明说细说,总之,还是四爷那句话,司天监会尽其所能护住乘风公子安危,到底也是玄素公的血脉,这一点您老可以放心。”

    这话先是陈季淳说过一遍,今日这位承希先生又说了一遍,老掌柜心里反而更是加重了担忧,事已至此也只能点头,司天监再没落,总不能没本事护住一个孩子。

    路是难走了些,可总是要有人去走。

    家里的次子之前就提过要去北境杀妖族挣军功,虽说动用家法才好不容易劝住他,老掌柜心里却也是想着能为天下出一份力,陈家老公爷死得重如泰山,司天监只有一位无双公子,都舍得拼死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