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1章:女娲补天……(求订阅)(3 / 4)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而且有的时候,这看起来不是真的,但又在某一些地方进行了极强的预言。

    就像古蜀国里的蚕丛及鱼凫。

    如果你以为这是假的,那古蜀国的纵目人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认为这是假的,那三星堆出土的,纹着鸟与鱼类的金杖又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认为这是假的。

    那,青铜神树,你又如何解释?

    “原来,这就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我相信这个神话。”

    “我也相信。”

    当然。

    他们相信这个神话并不是认为真的是两个大神在打架。

    他们相信,就是认为这一个神话确实是有预示的。

    或者。

    当时的先名只是用神话传说的故事,将当时的情况记录了下来。

    至于具体怎么回事。

    这实在是太久远太久远了,根本不需要太过于纠结。

    你只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明白。

    与之同时。

    通过这个神话故事,你可能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有了一个更好的解读。

    ……

    不过。

    陈凡的这一个故事并没有结束。

    他继续说道:“共工怒撞不周山之后,天柱倒塌,滚滚天河之水也从所撞天柱这个缺口一下子倾泄而下。整个大地,发生了巨大的洪水,无数生灵的生存再一次陷入威胁。而就在这时,一位叫做女娲的大神出现了。她长得人面蛇身,因不忍世界陷入如此灾难。于是女娲取炼五色神石,将天空那个缺口补住。”

    这个故事,叫做女娲补天。

    其实最早这个神话与共工撞不周山并不是一起的。

    当时的共工撞不周山就是撞不周山。

    女娲补天就是女娲补天。

    两个是分开来的一个独立的故事。

    直到东汉时期,“王充”才将这两个故事结合在了一起。

    但不管两个是独立的故事也好,分开的故事也罢。

    女娲补天这个故事,却是比之任何一个故事,都更为吸引人,也更为的神话。

    “我以为共工怒撞不周山的脑洞已经够大了,没想到,还有女娲补天。”

    “今天真是开了眼界,开了眼界啊。”

    “我也是开了眼,一会,我一定要将这几个故事讲给女儿听。”

    “我也一样。”

    ……

    “哥们,昨天听陈凡老师讲的神话了吗?”

    “必需的,我现在头都感觉翁仇的,太有想象力了。”

    “我也觉得,真的打破了我对于神话的认识。”

    “不过,你觉得凡哥所说的神话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古蜀国就已经证明。”

    “我的意思是说,这一些神话具体代表什么意思?”

    “这个啊,就不知道了。”

    “要不,一会问问导师。”

    “哈哈,这个主意好。”

    一众学子不时点头。

    过了一会,等导师带着课本来到。

    一众学子问道:“导师,我们有几个问题。”

    “什么问题?”

    “您觉得后羿射日是真的吗?”

    “你们听了陈凡老师的神话?”

    “导师,您也听了?”

    “稍稍了解了一下?”

    “那您觉得这一些神话是真的吗?”

    “呵呵,我们上的是历史课,不是神话课。”

    导师说完,却是笑了笑又说道:“不过,最早的历史,他就是神话。”

    对于陈凡。

    虽说有像温志敏一样人的存在,但大部分学者,教授,还是非常敬佩的。

    这几天关于三星堆,一众历史界教授亦是非常的关注。

    自然,对于陈凡所讲的神话,他们同样也有一些了解。

    只是。

    相对于很多人认为的,这只是神话。

    但在他们眼中,这一些导师认为,这不仅仅是神话。

    看着一众学子期待的眼神,导师也明白这一些神话的份量,随即说道:“陈凡老师这几天讲了三个故事,一个是后羿射日的故事,另一个是共工怒撞不周山的故事,最后一个是女娲补天的故事。综合分析的话,我认为,这其实是两个故事,一个是有关于旱灾的故事,一个是关于水灾的故事。后羿射日,就是一个处理旱灾的手段,而女娲补天,那就是治理水患,这与陈凡老师此前讲过的大禹治水差不多。”

    “同时,不管是旱灾还是水灾,这一些故事都有共同点。那就是,我们上古时期的先民,在碰到灾难的时候,都会通过自己的办法处理这一些灾难。而且,他们处理灾难的方法越来越是高明。比如像女娲补天,这种补天,应该采用的是堵水的方式。但在后期大禹治水的时候,他却采用疏的方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