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0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求订阅)(2 / 4)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以来,人们对宦官都是鄙视的。一个才能平常的人,一旦事情关系到宦官,没有不感到屈辱的,更何况一个慷慨刚强的志士呢?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材,但怎么会让一个受过刀锯摧残之刑的人,来推荐天下的豪杰俊才呢?”

    报任安书里,在前世版本的《典籍里的中国》,他是没有的。

    他只截取了这一封信里的两句话。

    但其实这一封回信,里面却有太多太多司马迁想给任安,想要回应世人的话。

    所以。

    在陈凡制作《典籍里的中国》时,说什么这一封《报任安书》,陈凡也要将他读出来。

    “我内心打算向皇上陈述上我的看法,但没有适当的机会,恰逢皇上召见,询问我的看法,我就根据这些意见来论述李陵的功劳,想以此来宽慰皇上的胸怀,堵塞那些攻击、诬陷的言论。我没有完全说清我的意思,圣明的君主不深入了解,认为我是攻击贰师将军,而为李陵辩解,于是将我交付狱官处罚。我的虔敬和忠诚的心意,始终没有机会陈述和辩白,被判了诬上的罪名,皇上终于同意了法吏的判决。我家境贫寒,微薄的钱财不足以拿来赎罪,朋友们谁也不出面营救,皇帝左右的亲近大臣又不肯替我说一句话。我血肉之躯本非木头和石块,却与执法的官吏在一起,深深地关闭在牢狱之中,我向谁去诉说内心的痛苦呢?”

    杨君儒饰演的司马迁,可以说是将司马迁的精髓完全的演绎了出来。

    看着舞台上杨君儒的回信,无数观众不自觉摸了摸眼睛。

    他们怕控制不住自己。

    “我的祖先,没有剖符丹书的功劳,职掌文史星历,地位接近于卜官和巫祝一类,本是皇上所戏弄并当作倡优来畜养的人,是世俗所轻视的。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像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世人又不会拿我之死与能殉节的人相比,只会认为我是智尽无能、罪大恶极,不能免于死刑,而终于走向死路的啊!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我向来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地位,使人们会这样地认为。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依靠的东西不同啊!”

    这是司马迁阐述自己为什么苟且偷生,为什么会去选择这样的邢法。

    这不是他愿意,也不是他太柔弱。

    他只是认为,有的人死了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人,却比鸿毛还要轻。

    他之所以还要活下来,就是他的理想还没有完成。

    “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

    “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事实,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纪,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一共一百三十篇……”

    说到这里。

    舞台上的司马迁露出了无比的坚定:“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就是为什么司马迁要活下来的原因。

    这也是司马迁哪怕遭受了宫邢,也要完成的志愿。

    ……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位于后台的许量。

    看着司马迁念出来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时……他再也忍不住的拍案而起。

    随即。

    当看到后台收视记录时,许量激动的大喊了一声:“台长,台长,我们的收视。”

    “不要激动,不要激动,不就是20个点嘛。”

    央视台长淡定的说道。

    只是说完。

    央视台长却是离开了后台,找到了一个没有人的地方,然后痛快的吼出了一嗓子。

    当然。

    不只是他们。

    “我叉,我听到了什么?”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我听到了什么,太史公,太史公……”

    这一刻。

    所有人都激动的站了起来。

    这是他们听过的最为让人激动,最为让人疯狂,最为让人铭记于心的话语。

    ……

    报任安书回复完毕。

    舞台上再一次出现了一场情景剧。

    战鼓雷动,喊杀声震天。

    这是黄帝与炎帝部落发生了一场大战。

    但可惜。

    一向在南方的农耕文明炎帝部落,却是不敌黄帝部落。

    但就在这个时候。

    黄帝与炎帝突然出现。

    炎帝:“你可以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