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1章:《新青年》……(求订阅)(3 / 3)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们来说,其实也是故事。而且,您知道,现在全球并不是那么太平。很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他们都遭受到了一系列的麻烦。而这一些麻烦,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破局。”

    得。

    陈凡听懂了。

    这是来向自己取经的啊。

    这让陈凡想起了前世一些国家。

    他们的很多作战理念,思想,都是来源于中华。

    ……

    “各位同学,不知道昨天我布置的那道题,大家做得怎么样?”

    第二堂课。

    陈凡一上课,就准备与大家说说这道题。

    只是可惜。

    虽然有不少学子站了起来,但解题的想法实在是太简单了。

    “陈凡老师,我觉得还是您来吧。”

    “我们要是能解得出,估计可以派我去当外交官了。”

    下面大家一片大笑。

    “既然这样,那我就只能继续讲故事了。”

    也没有多余的话,陈凡开始解题。

    当然。

    这个解题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可以解得了的。

    想了想,陈凡说道:“那我们先从北大开始说起。”

    “北大?”

    一众学子一愣:“这与北大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而且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陈凡说道:“清朝结束之后,虽然当时军阀混战,但也难得清净了一段时间。当时有一位叫做蔡元培的人,他便担任了北大的校长。与之其他校长不一样,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之时,非常注重一众学子的思想教育。与之同时,他在聘请教员方面,也是海纳百川,吸收各方面有水平的人士。在这一些人士当中,有思想比较积极的陈仲甫,胡试,李大招……等人,同样,也有思想偏保守的辜鸿铭,黄侃等人。”

    “而在这其中,陈仲甫脱颖而出。早年的陈仲甫出身于清朝末年,也曾经参加过科考,但没中。后来,陈仲甫接受了大量先进的文化,随即他前往倭国留学。回国之后,他在当时一个很大的杂志《甲寅》里面发表了很多极具有思想性的文章。在蔡元培成为校长之后,蔡元培聘请陈仲甫担任北大文科学长,后来创办了《新青年》杂志。”

    “而陈仲甫在担任北大文科学长之后,亦结识了很多有识之士。随之而后,新青年便搬到了北市。也因为有北大做为一个阵地,在此之后,新青年发表了许许多多各类思想性的文章。这一些文章不但开阔了民众的视野,而且也给一系列有识之士带来了巨大的启发。与之同时,也正是因为《新青年》,才真正的唤醒了沉睡的中华,真正的解放了无数国人的思想。”

    陈仲甫自然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

    同样。

    他创办的杂志《新青年》,亦是近代史当中一个无比重要的著作。

    “可能,大家会有一些怀疑,觉得一份杂志不可能有这样大的影响力。这里我引用陈仲甫先生所说的话,他在北大一次演讲当中提到国家为何会陷入如此。他举例了清朝到此时的种种变化,清廷为什么会被欺负,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装备不如国外先进。但是,后来清廷开始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之后,为什么仍然被列强欺负,难道清廷当时真的打不赢他们吗?随后,有人就分析,这是因为制度不如西方。”

    “这说得有道理,清廷是封建专制,自然比不上西方。可是,在清廷结束了他的统治之后,国家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民主的国家,等于换了一个全新的制度。那么,到了现在,为什么中华仍然处于一个军阀混战的地步?难道,这个制度也不如西方吗?”

    “对于此,陈仲甫认为。中华不如西方,也许刚开始是装备不如他们,后面又是制度不如他们。但是,这都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那就是中国人的思想没有觉醒。”

    “近几千年以来的封建帝制的压迫下,很多民众的思想没有得到启发。而要拯救国家,要给现在的国家找出一个药方,要为国家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首先,那就应该解放思想。也正因为如此,新青年一众有识之士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却是在当时国内掀起了一场巨大的解放思想浪潮。在这样的一个浪潮当中,人们学习到了两个词,一个是民主,一个是科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