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七章 非洲战略和面包车(2 / 3)  国货之光:全世界求着我卖货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接近一年,锂矿价格已经上涨了接近300%。

    这一年,不仅是传统的矿产公司全世界大量收购锂矿,连泽斯拉、比亚迪、宁德时代这些电池巨头也纷纷下场收购锂矿。

    这足以见得锂矿产业需求旺盛!

    而且。

    随着比亚迪半固态锂电池推出一年后,许多厂商也陆续研发出“半固态锂电池”。

    而“半固态锂电池”能比三元锂电池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就是因为比三元锂电池多了30%的“锂”含量!

    再叠加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可以想象未来锂矿会出现多么巨大的需求空缺。

    毫不夸张说,现在汽车行业缺“芯”,那未来新能源汽车极有可能缺“锂”!

    一家新能源汽车没有自己的锂矿,很有可能就会被锂电池卡住产能!

    胡来看向张厂长:

    “老张,咱们炎国占全球锂矿消费近一半,70%锂矿都需要进口,而其中50%都来源于澳洲!”

    “澳洲那些地方几乎都是露天锂矿,比亚迪、泽斯拉都去抢,我们现在再去完全就是高价收购,没有必要。”

    “布隆迪这个矿虽然有点开采难度,但是也不至于非常难,无非就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这也正好能帮布隆迪官方解决一些人口就业问题。”

    张厂长一愣,随即眼前一亮。

    确实,在布隆迪人力资源确实不缺。

    大量的劳动力充当着自行车运输工和推车工,若是能有一份报酬不错的矿工工作,想必许多壮劳力都愿意去。

    而且……

    没等他说话,胡来继续说道:

    “至于锂矿石运输,我也想过了。”

    “我们可以在布隆迪本地进行锂成品半加工,生产成为半成品‘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甚至我们可以直接加工成锂电池成品,不管以后用来供应我们在东非销售的电瓶车还是扩充电站储能,都是不错的选择。”

    胡来的话语让张厂长彻底明白胡来是真的打算在东非布隆迪建立凤凰海外基地,不过。

    他心里还是有些担心。

    “老板……”

    张厂长欲言又止,组织了一下语言接着说道:

    “老板,我们最开始想着在布隆迪建自行车厂,是因为巴布鲁已经每年有二十万辆自行车的销量。”

    “我们在东非建立凤凰第一个海外基地我是赞成的,不过,我们的规模会不会太大了?”

    “根据我对布隆迪和东非的了解,我觉得还是以自行车和三轮车为核心产业是最稳妥的。”

    “按照您的说法,我们不仅涉及了矿产,还会在东非建立我们的电动摩托车厂?我们确实是有能力建厂,但是东非真的有消费潜力购买我们的产品吗?”

    胡来听完也是笑了起来。

    “老张,我之前的想法和你一样,非洲这么穷的地方有什么购买力购买好的商品。”

    “可是……”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电脑里另一封邮件打开。

    “两个月前苏飞翔就给我建议过一次,当时他就提出希望我们能去布隆迪建立一个传统燃油面包汽车厂。”

    “昨天,他又发了一封关于这两个月更详细的市场调研和想法的邮件,你可以看看。”

    张厂长眉头微蹙,他一边看邮件,胡来一边说着。

    “苏飞翔这次的是做了很久的调研,他有一点倒是打动了我。”

    “他说,如今东非的卢旺达、坦桑尼哑随着经济发展,已经有了当年我们八九十年代的样子。”

    “虽然整个国家并不富裕,但是大部分人温饱解决了,随着购买力的提升后开始对产品品牌有了需求。”

    “就比如我们九十年代对于一辆大众汽车、对于一台SONY CD机的渴求一样,那时候大众、SONY、佳能、松下都是梦寐以求的品牌。”

    “如果我们现在真的进入这些国家的行业,建立不错的口碑,那这样品牌红利至少可以吃二十年。”

    张厂长陷入沉思,胡来继续说道:

    “最为重要的是,我们的国家企业现在东非大量投资,帮助东非许多国家修桥修路挖矿,我们的国家影响力也在渐渐在东非国家扩大。”

    《轮回乐园》

    “我们完全可以像美洲国企业,像海岛国企业一样,借助国家的影响力进入东非国家的市场!”

    显然,张厂长也正好看到邮件里的这些内容。

    他看着胡来,有所感悟地说道:

    “确实,有国家的影响力在,我们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停顿片刻后,张厂长似乎明白了胡来的心思,脸上挂上笑容,说道:“或者说,咱们狐假虎威也行。”

    胡来也忍不住笑起来。

    “倒不是狐假虎威,只是背后有国家,我们在哪里也不怕呐。”

    他话锋一转,语气也变得轻松一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