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章屯粮发家!(1 / 2)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柳青青被郑和的锁链,勒的身上黑紫淤青,正不断的扭动,希望能挣脱身上的锁链。

    “遵命!皇太子殿下!”

    眼前一暗,宅院的上空传来了震耳欲聋的声响。

    柳青青抬头一看,就见到宅院上空,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近千名士兵,这些士兵都手拿精钢佩剑,蹲在宅院的四周,仿佛要将宅院上方的天都给遮住一般。

    看到这么多的士兵,以及自己的夫君都对那踹门男子,唯命是从。

    柳青青清楚地意识到,这个男子决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但此时自己的嘴巴,已经被抹布完全堵住,根本说不了话,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士兵,开始挪动家里的各种值钱家什。

    趁着将士们在陈家清点家什,以及抓捕陈家和柳家人的时候。

    朱标朱棣二人则找了个藤椅,坐下歇息,郑和与陈亨恭敬的站在二人身后。

    “大哥,你这次又打算怎么办?”

    朱标端起了一旁,仆人呈上来的茶水,喝了一口,笑道:

    “怎么办?崔家怎么办,柳家就怎么办!”

    陈亨站在朱标身后,听到朱标的话,打了一个寒颤,但想到朱标不让自多言,张开嘴的嘴便又慢慢的合上了。

    朱棣听到朱标又将目光盯在了柳家,觉得此事有些不妥:

    “大哥,这样不太好吧?

    我们北平城有四个大家族,分别是徐家,韩家,柳家,崔家。

    这四家都掌握着北平城的经济命脉,我们上午刚刚灭了崔家满门,现在又将剑指向了柳家。

    我们连着灭了北平城里的两个富商,这是否有些不妥,毕竟他们也没作什么错事。”

    朱标轻轻的摇了摇头,看向朱棣说道:

    “老四,你从小就被老爷子教育的好打好杀,喜欢兵法,喜欢带兵征战,所以你不是出入皇宫,就是出入王府,很少会接触到平民百姓。

    而我就不同了,从我懂事开始,就由宋濂先生担当我的老师,每天学的都是四书五经,每日干的事,都是学习/老爷子批阅过的奏折。

    奏折这东西,最能反应大明朝的情况,但喜讯少有,惨事颇多,不是洪水地震,粮食减产,就是饥荒造反,气候反常。

    总之就是一句话,人间惨剧,但这人间惨剧,除了天灾,就是人祸。

    而这人祸,大部分都是这些。扎根在本地的士绅商户所造的孽。”

    朱标顿了顿,见朱棣一脸茫然的表情,叹了口气,继续给朱棣讲解道:

    “你也知道,我在皇宫的时候,哪个地区有灾情,我都会带着钱粮去赈灾。

    而每当我到了闹饥荒的地区,都会看到饿的皮包骨的饥民遍地,他们没有饭吃,就用手去扒树皮,整个手指甲都扣的外翻过来,鲜血淋漓,简直一副人间地狱一般。

    但一转眼,就来到了当地的三司,当地的三司,听说皇太子来了,为了阿谀奉承,便拿出了本地的好酒好菜,山珍海味给我品尝。

    四弟,大哥说句实话,我也不是什么善人,咱家老爷子打下大明天下,也是为了能让自己,以及咱们这些后人,过上些好日子。

    但当我看到三司为了迎接我,所备出的山珍海味,我是真的一点也吃不下去。

    一想到门外的饥民,为了吃点树皮填饱肚子,把自己的手指甲都生生扣断,在看到桌子上的山珍海味,我就觉得一阵阵的恶心。

    仔细调查后才发现,大部分闹饥荒的原因,都是来自于崔家,柳家这些士绅商户在搞鬼!”

    朱棣听到朱标如此说,心里甚是不解:

    “大哥,不对啊,我也去赈过几次灾啊,当地的三司都和我说,闹饥荒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粮食产量不足。

    粮食不够吃,才闹得饥荒啊?”

    “纯他妈的放屁,听当地三司的话,不然去街上拉一条狗问问,都比他们知道的清楚!

    什么粮食产量不足,什么粮食不够吃,都是为了敷衍我们这些赈灾的皇子,我去两广赈灾的次数最多。

    两广也是我们大明闹饥荒最严重的地方。

    知道为什么吗?”

    朱棣摇了摇头:

    “不知道。”

    朱标看着朱棣咬牙切齿的说道:

    “因为两广的富商最多!

    每次去两广赈灾,老爷子都会让户部从国库中,调出一百万两金子,用来维持四万百万饥民的吃喝,让他们不至于饿死。

    但是经过我的仔细调查,我才发现,这饥荒的根源出在了两广的富商身上。

    因为粮食减产这种事,实际上都是可以预测的,很多富商在发现粮食减产后,可以为自己带来暴利。

    便开始使坏心眼,在粮食减产的前一阵,这些富商便开始大量收购粮食,将粮食囤积起来。

    开始借粮食减产为由,不将粮食售卖给平民。

    等到乡镇陆续的开始出现饥荒的时候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