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待到秋后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立新学废天下伪儒!(3 / 8)  大夏文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直接来说,顾锦年倘若现在立言成功,一但入孔庙,不出三年内,顾锦年必成大儒,在圣人香火当中,想不成大儒都不行。

    阅圣卷,悟圣人之道,至少提高三成左右成半圣资格,就好比苏文景,如果现在他去阅读圣卷,极有可能直接成天地半圣。

    不过孔家邀请过苏文景,但被苏文景拒绝了,只因他不想靠这种方式成圣,而是想靠自己,在天地之间成圣。

    有远大的志向。

    最后的踏圣境,则是可以感悟圣人当年的艰苦,从而有一定概率,得圣心。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处,不是虚名。

    在场不少大儒眼热无比,恨不得直接帮顾锦年答应下来。

    可面对种种诱惑之下。

    顾锦年依旧纹丝不动。

    “敢问阁下,可否辩之?”

    顾锦年淡淡开口。

    什么入孔庙,享香火,阅圣卷,悟圣道,踏圣境,行圣路。

    都是什么东西?

    让自己去当孔家的狗?是自己脑疾还是传圣公脑疾?自己是大夏第一权贵,未来必入朝廷,有生之年只要不犯错,打底也是尚书。

    跑去给人家当徒弟,然后入个孔庙?

    自己就不可以入文庙?

    还有阅圣卷?自己脑海当中还有神秘古树,可凝聚才气果实,这里面就是圣人感悟,还需要看圣卷?

    至于什么踏圣境?这就更不值一提,顾锦年有自我想法,何须借他人的光?

    随着顾锦年这般开口。

    传圣公不由长长叹了口气。

    他看得出,顾锦年眼神当中的坚定。

    “世子。”

    “你要慎重考虑。”

    “你今日之言,已经算是辱圣,老夫知晓,你因事生恨,心有郁结,所以才胡言乱语,这些老夫都可以容忍。”

    “老夫惜才,你有圣人之资,可如若不用在正道之上,极有可能堕入魔道。”

    “再者,此事若不好生处置,未来后患无穷,到时候老夫就算出面帮你,这天下读书人,也不会给老夫面子,众怒之下,无人庇你。”

    自顾锦年阐出儒道经义后,传圣公没有如才一般激烈,言语当中彻彻底底变成了劝说。

    因为顾锦年展现出实力,展现出让传圣公不得不重视的实力。

    “不遭人妒是庸才。”

    “倘若真有众怒,天下学子因我言论,群而攻之,我大可以新学之说,废除天下一切伪儒者。”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顾锦年纯粹就是杠到底了。

    实际上,从一开始,自己的确可以选择妥协,原谅孔宇,与孔家做个人情交易。

    孔宇磕头与不磕头对自己来说没有太大影响,磕了这个头,自己又不能成圣,不磕这个头,也不在乎什么。

    可顾锦年为何这般杠到底。

    无非两点。

    其一,孔宇之行为,令人作呕,这是孔家世子,按理说应当是年轻一辈的榜样,可却谄媚他国使臣,打压大夏学子,这种行为叫什么?

    叫卖国贼。

    而且屡次三番找自己麻烦,这要是忍,天下人都得笑话自己。

    其二,也是最大的原因,那就是自己绝对不能和孔家点到为止。

    为什么?

    这大殿之上站的人是谁?

    是自己舅舅。

    大夏永盛皇帝。

    顾家与孔家有仇,对皇权来说是一件好事,文武不对立,倘若当真有一天,顾家真的敢造反或者是做一些有的没的。

    出师无名,孔家必是第一个跳出来大肆抨击者,如此一来,顾家真想要造反,必然而然要付出血淋淋的代价。

    帮助永盛大帝造反之时,孔家也是将顾家骂的狗血淋头。

    如果顾家又帮太子亦或者任何一人造反,那顾家的名声也彻底臭掉烂掉。

    到时候新帝会怎么想?而且顾家做了一次也就算了,做了第二次?外加上天下文人抨击,顾家早晚要被清算,而且绝对是斩草除根,满门抄斩的那种。

    可如果自己点到为止,与孔家和解,孔家承情,那在皇帝眼中这算什么事情?

    方才传圣公出现,顾锦年只看了一个人,那就是自己这位舅舅。

    他看似面容温和,甚至带着笑意,可眼神当中的不满,他看到了。

    大儒当着他的面,参拜传圣公。

    这算什么事情?

    有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摆在面前,是皇帝大,还是圣人大?

    正常来说,都会说圣人大,连皇帝都认为圣人大,为什么?因为圣人已经不存在了。

    早就逝去了,皇帝没必要去跟一个死去的人争名誉,没有必要。

    可现实中,就必须是皇权第一,集权制度,在大夏王朝,权力最大的人就应该是皇帝,谁要是敢挑战皇权,谁就得死。

    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