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2章 四大名著有三本(2 / 2)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个徒儿西天取经怕不是要被和尚们冲烂了,所以玩家们才暂时放过了这本名著。

    书都是好书,可惜能够读书的人太少了。

    以如今的识字率,尚且无法支撑一个成熟的书籍市场,宋明的通俗文学大发展,也是在市民经济发达之后才出现的。

    而就算是宋明时代,也只有京师和江南等文风鼎盛的地方才有书籍的市场。

    陇右这地方在历朝历代都是文化教育落后的地区,印出来的书也卖不出去。

    前阵子建宁王霸府又下令,禁止儒家典籍、兵书、农学、杂学、法律典章等书籍私自出售,这又让“文抄公之家”的玩家们损失惨重。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不少的西域商人愿意购买一些厚厚的书籍回去,据说这种装订精美的汉文书籍,在西域很有市场,不少大人物都愿意用这些书来装点门面。

    刘宴和杨炎很快在聚财坊找了一家旅店住下,两人刚刚安顿下来,就坐在胡床上看起书来。

    刘宴看书极慢,遇到喜爱的部分都会击节赞叹,看完后他是过目不忘,复述出来一字不差。

    而杨炎则完全相反,他看书速度极快,可以说是一目十行,但是他看得快也忘的快。

    等到杨炎看完了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刘宴才刚刚看到曹操刺董。

    不过此时天已经黑了,旅店里的烛火看书伤眼睛,刘宴只能依依不舍的合上书,等着明天太阳出来再看。

    杨炎也合上书,赞叹道:“这本《红楼梦》真乃是奇文啊!”

    刘宴摸着《三国演义》说道:“能写出《三国演义》的,也绝对是一代文宗了!”

    红楼梦情节婉转回折,细细品尝能品出多种滋味,但是杨炎刚想要夸奖,却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夸起。

    反倒是《三国演义》写的是汉末三国的历史,反倒是能够聊两句。

    杨炎问道:“刘郎,这本《三国演义》奇在哪里?”

    刘宴立刻说道:“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志注》,读起来都是晦涩深奥,但是这本《三国演义》虽然有不少违背史实的地方,但是人物是真的写活了!”

    刘宴立刻背诵出了几段剧情,听得杨炎如痴如醉,当听到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时候,杨炎也倒吸一口气说道:“‘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魏武帝竟然说过此等言语!”

    刘宴则说道:“《三国志》中并无吕伯奢传,不过在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中,倒是写了吕伯奢的事,但这‘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怕也是家之言,当不得真的。”

    “虽然当不得真,但是这本《三国演义》竟然如此贬斥魏武帝。”

    刘宴也点头说道:“太宗皇帝也曾经大赞魏武帝曰‘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没想到这本《三国演义》竟然如此贬斥魏武帝。”

    杨炎思考了一番说道:“《三国演义》尊刘贬曹,怕不是建宁王的授意吧。”

    “何出此言?”

    杨炎想了想说道:“如今这个世道,不也是龙蛇并起的大争之世吗?殿下是皇室血脉,在陇右又有仁厚的名声,难道不是自比汉昭烈帝?”

    汉昭烈帝自然就是刘备了,刘宴思考了一下,虽然觉得杨炎有些过度解读,但好像也确实没什么毛病。

    建宁王和汉昭烈帝一样名门出身,但是没什么根基,书中刘备好不容易攒下一点家业,建宁王也是好不容易在塞外积攒了一点家业。

    这么一说,尊刘贬曹似乎说得通了。

    杨炎又说道:“刘郎,此等大争乱世,我等也要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啊。”

    刘宴点点头说道:“三郎所言极是,不瞒三郎,江淮盐铁租庸使第五琦大人曾经给我写信,邀请我随他协理盐铁院事,我本想要回去之后就入幕第五大人府中。”

    “但是现在我犹豫了,等到沙州会议之后,若这建宁我那个真的是刘备一样的仁厚明主,那我就留在沙州。”

    杨炎拉着刘宴的说道:“刘郎所言也正是我的心意!”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