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6章 杜甫遭贬(加更!求月票!)(2 / 2)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且改正的,也只有太宗皇帝一人了。

    谏议大夫这个职位,大部分时候就是装点朝堂的作用的。

    杜甫这篇上书,按照一般流程也没什么事情,皇帝也不会因为他这种书生的话惩罚他。

    但是杜甫本身就是一个头铁的,他一次上书石沉大海,杜甫又一封接着一封的上书。

    本来这事情也没什么,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杜甫在一封上书中,彻底惹怒了皇帝。

    杜甫惹怒皇帝的点也很简单,杜甫说了上皇时期的繁荣和富足,又抨击了现在朝廷不断抓人当兵,导致百姓流离的惨状。

    这下子可是触碰到了李亨的逆鳞。

    是朕把天下搞成这个样子的吗?

    明明是上皇弄出了安史之乱,朕为了平复安史之乱,每天都粗茶淡饭,连新册立的皇后都要在行宫里织布!

    这个不开眼的杜甫,竟然还将上皇时期搬出来,来打朕的脸!

    李亨在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个温和的皇帝。

    甚至他的性格有一些软弱。

    要不然李亨也不能在上皇朝中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子。

    要知道在上皇手底下当太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是一旦事情牵涉到上皇,就触碰到了李亨的底线。

    于是皇帝驳回了杜甫的奏疏。

    这自然引起了朝堂的议论,要知道皇帝驳回谏书,这就是对谏议大夫的进谏不满,不愿意接受进谏。

    左拾遗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谏皇帝,如果皇帝驳回谏书,左拾遗就尴尬了。

    这时候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继续上书进谏皇帝,一直到皇帝愿意接受进谏。

    另外一种就是辞官,表示对皇帝不接受进谏的抗议。

    只是对于一名言官来说,这两条路都等于政治生涯的死刑。

    不断上书皇帝,只能引起皇帝更大的反感,弄得不好就要被贬谪到偏远的州府。

    不过杜甫也是一个头铁的,他依然孜孜不断的上书朝廷,惹得李亨大为光火。

    明镜厅的同僚也不敢搭理杜甫,生怕因为和杜甫走的太近而被牵连。

    就在这个时候,明镜厅门口传来了喧哗声。

    宣旨的小黄门进来了!

    众多谏议大夫们都纷纷站起来。

    言官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职位。

    因为一封进谏获得皇帝赏识,火速升官的言官有不少。

    其中太宗年间的魏征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一位可是通过劝谏君王当上了宰相,还留下了美名。

    但是因为进谏皇帝被贬谪的更多。

    每一次宣旨的小黄门走进明镜厅,都代表有人被皇帝看中青云直上,或者被皇帝下诏贬谪。

    “左拾遗,杜甫接旨。”

    众人纷纷看向杜甫,不少人已经开始暗暗幸灾乐祸起来。

    杜甫最近不断的上书皇帝,明镜厅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果然宣旨的黄门宣读了圣旨。

    圣旨的内容是四六骈文,大体意思就是杜甫妄议朝廷大臣,妖言惑众干扰王师收复两京的大战。

    皇帝将杜甫贬为了武威城折冲都尉,命令他立刻赶赴凉州上任。

    众人都幸灾乐祸的看着杜甫,皇帝的这个任命,颇有些黑色幽默的意思。

    折冲都尉算是个古老的职位了,如今几乎都不单独授官,一般都是县令或者府尹兼任。

    折冲都尉的工作就是管理折冲府,而如今大唐各地的折冲府几乎都废弃了。

    你杜甫不是要重新恢复府兵制吗?皇帝就让你去做个折冲都尉,看看你怎么恢复府兵制。

    杜甫面色如常的接受了圣旨,传旨的黄门让他立刻脱下左拾遗的七品朝服,武威折冲都尉是八品的官员,杜甫这是被贬官了。

    明镜厅的其他官员们都笑着看着杜甫走出了明镜厅,等到传旨的黄门离开之后,消息灵通的开始议论起来。

    “听说陛下本来准备将杜甫贬到华州的。”

    “华州?华州不是在关中吗?怎么改为远谪武威了?”

    “听说是陇右都督府的留后使上奏皇帝,说建宁王欣赏杜甫的诗才,所以圣人才让杜甫去了武威。”

    “太惨了,我听说武威可是偏僻荒凉的地方,那地方周围可都是蛮人啊。”

    “是啊,武威夹在回鹘和吐蕃之间,时时刻刻有胡人侵扰,杜甫这次怕是凶多吉少了。”

    “这建宁王可真是害人不浅,千万不能和他扯上干系啊!”

    “是啊是啊!”

    ------题外话------

    加更来了!

    求一下月初月票!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