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5章 人口陷阱(2 / 2)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甚至还向建宁王要求这些地方日报立刻停止这种中译中的行为。

    不过这个官司打到了建宁王面前也就没了下文,不过陇右都督府倒是出台了一道命令,以后所有报纸要公开发行,都需要在都督府备桉。

    没想到瓜州竟然有好几份报纸。

    李泌来了兴趣问道:“瓜州有哪些报纸,能不能介绍一下。”

    这个店小二也是个聪明伶俐的,他笑着说道:“那就要看客官是哪一类人了?”

    “我是哪一类人,和看什么报纸有什么关系吗?”

    店小二笑着说道:“当然有关系了,客官听我慢慢说。”

    “咱们瓜州有这么几份报纸,首先是《陇右日报》,这报纸是给真正的官老爷们看的。”

    “《瓜州日报》是给觉得自己应该当官老爷的人看的。”

    “《每日经济报》是给不是官老爷,但是认为商人应该管理陇右的人看的。”

    “《娱乐报》是给官老爷的夫人们看的。”

    “《春周刊》是给不关心谁是官老爷,只关心故事和插图是不是诱人的人看的。”

    李泌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这个伙计说的意思。

    他哈哈大笑说道:“那就给我都买一份回来吧。”

    伙计拿着钱,喜滋滋的走出了旅店,不一会儿抱着一堆报纸回来了。

    李泌关心的是陇右的大事,首先拿起来的自然是《陇右日报》这样的第一流的大报纸。

    第一版是陇右最近的大新闻,其中最着名的新闻就是张掖和酒泉之间的铁路动工的消息了。

    这条铁路使用铁轨,预留了使用蒸汽机的设计,是张掖酒泉共同出资的大项目。

    和酒张铁路相对的,另外一个重大的项目,就是当金山口的蒸汽车头的短徒运行测试成功了。

    虽然只是十公里的路程,但是在陇右上下似乎对于这个蒸汽机非常的重视,将之视为国之重器。

    李泌也没有见过蒸汽机,也不了解蒸汽机到底有什么作用,按照文章介绍的,这似乎是一种通过蒸汽驱动的水车?

    不过能让陇右上下这么重视,应该也有过人的地方吧。

    除了这两个时事新闻之外,另外一则让李泌重视的,是刊登在二版的一篇策论。

    这篇策论使用的是比先秦古文更容易理解的半白话,李泌知道整个陇右都在推进了“古文运动”,简化衙门之间文书的行文方式,尽量使用更加简洁的“古文”,而不是讲究四六骈文押韵的“今文”。

    在李泌看来,这场古文运动对于提升官场效率也有积极的作用。

    只是没想到在报纸上,这场古文运动竟然更加激进,这样的策论都开始使用半白话了。

    虽然是半白话,但是李泌看到标题还是一颤。

    《简论安禄山之乱背后的历史必然性》

    这标题是什么有意思?

    必然性?

    是说安禄山一定会叛乱吗?

    如果是这样,李泌也觉得不稀奇。

    当年安禄山刚刚担任节度使的时候,时任奸相李林甫就说过,安禄山必反。

    李林甫的一语成谶有些夸大的色彩,但是在天宝年间安禄山早就已经显示出反意,上皇也将安禄山的长子安庆宗召到长安作为人质。

    可是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李泌却大为震惊。

    这篇文章并不是分析安禄山必然造反,甚至根本没有分析安禄山。

    文章只是罗列了数据,在大唐建立之初,天下的人口不足两千万。

    但是在开元年间,官府在册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千万,这还不包括大量不在册的僧侣、流民和托庇隐户的人口,实际人口已经达到了八千万。

    而开元年间的大唐,已经达到了它领土的极限控制范围,帝国疆域极限论已经让大唐无法再开疆拓土,就算是打下来的土地,也无法形成有效的统治。

    如此沉重的人口压力,土地的产出也没有飞跃式的增长,光是养活土地上的百姓,就已经非常困难了。

    而整个朝廷的财富集中在长安,朝廷长期对河北河东和江南抽取财富,又加剧了这种危机。

    李泌看完了数据,只觉得观点振聋发聩,他仿佛看到了历史迷雾中,治乱循环的那一只隐形的大手!

    这篇文章甚至给这种危机起了一个名字,就叫做“江伦的人口陷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