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7章 通知书(2 / 2)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进士及第,第二十七名!陇右孙公子可在楼上?”

    “孙某在此!”

    蹬蹬,一名老吏爬上楼,高高向一名玩家举起了通知书,接着满脸喜气的说道:

    “恭喜孙公子进士及第,祝孙公子鹏程万里扶摇上!”

    “好!赏!”

    这名胖胖的玩家立刻赏赐了一袋子的宝石。

    紧接着又是过来报喜的,韦应物和顾况暗暗心惊。

    此时上楼报喜,中了进士科的陇右士子已经有了三人。

    要知道进士总共也就三十人啊!

    往届的进士科,已经很多年没有陇右士子考中了。

    像是陇右这点边地的州道,都是几年才能有一人中举的。

    这还不包括本科状元王成伟!

    “进士及第,第三名!京畿韦公子可在楼上?”

    一名中了明经科的玩家立刻喊道:“韦公子就在楼上!”

    只看到了这个老吏蹬蹬跑上楼,对着韦应物跪拜说道:“恭喜韦公子进士高第!”

    这一次进士科非比寻常,皇帝要在回銮长安后一一面见这些新科进士们,并且当场授予官职。

    而皇帝肯定是最先面见状元,然后按照进士的顺序依次面见。

    那能考中更高的名次,理论上就能获得更好的官职。

    这些老吏都是人精,自然知道这次科举考试的含金量。

    一般来说,新科进士们都有以下几个选择。

    最好的去处是御史台,从七品的殿中侍御史或者八品的监察御史,这都是新科进士可以授予的官职。

    御史是言官,也是最清贵的职位,有着纠察百官,风闻言事的权力。

    也就是说御史可以没有证据,就根据市井的风评来弹劾官员。

    除此之外,御史还经常会委派一些临时的差事,也就是话本里常见的“钦差”。

    比如整饬盐税,巡视边关,调查某些地方上的大案,只要能够办好差事,御史回京就能坐火箭一样飞速的升迁。

    其次就是从七品的下县县令,这也是主政一方的百里侯,也是最容易出政绩的。

    再次一点的可以做县丞,也就是县令的副手,或者六部的一些低层文官。

    这韦应物是进士科第三名,日后飞黄腾达就在眼前,这些老吏自然对他非常尊重。

    韦应物也是懂的规矩的,他所在的京畿韦氏逍遥公房虽然是旁支,但是也是有家底的,他立刻拿出一包金银,赏赐给了这个报喜的老吏。

    老吏再次磕头,说了一些官运亨通的吉祥话。

    紧接着又是一名老吏敲着铜锣上了楼。

    “进士及第,第二名!苏州顾公子可在楼上?”

    这名老吏和之前那个一样,跪在地上呈上了通知书,顾况摸了摸口袋,掏出一个干瘪的钱袋。

    顾况比不了韦应物,他是寒门出身,拜师在李泌门下。

    李泌也是个清廉的人,自然也没钱资助他。

    这个老吏脸色有些难看,就在这个时候王成伟走过来,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钱包,塞进这个老吏的手里。

    这个老吏打开一看,里面满满的宝石珠宝,一下子眼睛都挪不开了。

    他连忙说着贺喜的话,顾况却说道:“王兄!不可!”

    王成伟拉着顾况说道:“今日是我们及第的好日子,若是出手小气免不了被这些人议论,就当是我借给你的,日后再还好了。”

    顾况想了想,也只能认下来,毕竟进士及第打赏是老规矩,也代表了同科的脸面。

    王成伟是状元,维持本科的颜面也是正常的。

    这时候最后一个老吏登楼说道:

    “进士及第,状元公!陇右王公子可在楼上?”

    “王某在此!”

    这个老吏迅速登上楼,将通知书高高举过头顶。

    这下子众人都看向了王成伟。

    王成伟又掏出一袋子宝石,赏给这个报喜的老吏。

    明月楼的掌柜的也连忙跑来报喜,整个明月楼热闹非凡!

    顾况和韦应物对视一眼,这一次陇右十七子中,四人高中进士,六人考中了明经科,四人中了明法明算明字科。

    十七人中了十四人,这是何等恐怖的成功率!

    陇右的文教,竟然能达到这等地步?

    两人都想到了那位深不可测的建宁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