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 人生战胜组没有困难(2 / 2)  导演能有什么坏心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或者个调税再说。

    所以穿越也是技术活,他倒是更希望穿到一个玄幻社会去,可以炼气化神证道长生,而不是买个房还被限购。

    所以建议买房时他自己不太积极,很大一个原因也是门槛没达到。

    不过作为穿越者他也了解许多人不知道的猫腻,当所有窗户貌似关上时,通常都会为某些人另开一扇门,这是世界的运行规律之一。

    娱乐新闻里经常会报道,某个小明星出道一两年就买车买房资产不菲,大家羡慕之余似乎都忽略了一点,这些人是如果避开限购的?

    许多城市的限购有例外,比如别墅不限购,超过一定面积的豪宅也不限购,只是不允许贷款。

    首都没有这一条,再大面积都限购,一次性付款也无法豁免,全都一视同仁。

    但有一种情况是不限的,那就是以公司名义买房。

    其实明星们以公司名义买房并不是新鲜事,在圈内是一种默认操作,大家都这么做。

    对普通人而言用公司名义买房并不划算,后续涉及的缴税更多,过户继承也是问题,但对明星而言这却是一箭双雕的好把戏。

    首先赚的钱在公司账户不分配,本来就是合法避税的手段之一,否则需要承担百分之四十五个人所得税,非常之高。

    而且以公司名义买房还可以抵扣百分之九的增值税,千万的房产就可以抵扣掉九十万。

    而房屋作为公司的固定资产,还可以分二十年计提折旧抵扣企业所得税,千万的房产总计能够抵扣两百五十万。

    如此一来买套千万房产合计可以节约三百四十万,相当于六六折购房,简直是六六大顺。

    所以许多公司老板喜欢用公司名义买房购车,坐拥大量豪宅豪车,算一算都是六折买的,你说香不香?

    虽然以后转卖时的税率更高,但后续也可以通过股权过户的形式避开,豪宅豪车本来就是有钱人之间的交易。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切都是合法的,除非后续转到个人名下时逃税漏税,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过政策也是有门槛的,公司近三年得纳税到一定数额,目前的要求是最低三百万。

    这对奇妙的工作室已经不是问题,七月份之后杨树也就有了购房资格。

    看来所谓限制是相对的,对人生战胜组都不是问题,这个道理适用于方方面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