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八章 年轻人到北部去吧!(1 / 2)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在山呼海啸般的咆哮声中,扶苏让蒙恬等人继续完成启耕大典,自己则重新打开帛布看了起来。

    和那些兄弟儿孙多在九原军中服役的黔首不同,他的内心既喜且忧。

    打了胜仗,自然应该高兴,但对于得胜之军的安置工作,就要了亲命了!

    毕竟那一颗一颗人头,代表着的是土地、宅院和食邑!

    所以,年轻人,到西部、不,北部去吧!

    扶苏嘴角含笑,他准备将这些得胜之军的受爵地,安置在泾水以东,旧长城以南的地方,嗯,大致就是后世的镇原县和环县之间。

    在这个年代里,那里的森林覆盖率还不错,后世水土流失的情况几乎没有,而各地土质也土层深厚,质地松软,十分适合耕种!

    不过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作为一名穿越者,扶苏知道再过不久,当年平均气温下降之后,那里将变得干旱少雨,逐渐成为后世里人们印象中的黄土高原。

    所以那里可以开发农业,但只能开发一点!

    扶苏想了想,决定在那里开展以畜牧业为主的三圃制农业。

    既将一块地分为三部分,一块春播,一块秋播,剩下的种植牧草之类的用于养殖牛羊牲畜。

    这样一来,没有了农作物这个耗水大户,那里的水土流失情况应该会减缓不少吧!

    毕竟扶苏在后世里听说,每收获一公斤粮食,需要消耗一吨的水!

    正好俘虏了不少的牧羊女以及牛羊,这么说只要盖上房子,划好田亩就行了……

    嗯,那里是黄土高原,还是修窑洞吧!

    毕竟相比于盖几间砖瓦房,修窑洞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

    但窑洞修好了,使用的寿命却比砖瓦房要长!

    毕竟中国人特别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为子孙后代着想……

    朝廷用钱把他们缴获的战利品,既牛羊赎买一部分。

    然后他们有钱了之后,正好可以雇佣别人为他们修建窑洞。

    如此,人人都有活干,人人自然也就有饭吃。

    扶苏想了想,转身向一旁的观礼台走去,并且吩咐韩让立刻准备纸笔。

    他准备将记忆中的窑洞复刻出来,然后将现有的窑洞挖掘技术提升一个档次。

    嗯,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有窑洞了。

    当年周人的先祖不窋[kū],带领族人定居在北豳[bīn]的时候,就是住在窑洞中的。

    《诗经·大雅·緜》中的陶复陶穴,说的就是他们在最初的定居点挖掘窑洞的事情。

    当然了,周人所挖掘的窑洞,只是相比于原始人的天然洞窟好一点,最多算是青春版的窑洞。

    而扶苏虽然不是在黄土高原上出生和长大的,但后世里红色旅游的时候,曾经在那里住了好几天的窑洞。

    所以他复刻出的,是pro plus max版的一部分。

    毕竟窑洞根据土壤的不同,是有着不同的挖掘和建造技巧的,但万变不离其宗,总归是能够将科技树提升一大截!

    扶苏跽坐在长几前,眼睛微微闭合,北方一役基本上将匈奴人打残了,按照战报中所述,此战过后,匈奴人五年之内无法恢复元气。

    匈奴损失的牛羊马匹可以从周边的游牧部落中去抢,但人口却不是那么好恢复的。

    而随着扶苏这只蝴蝶的扇动翅膀,原有的历史已经开始出现偏差。

    月氏人归附于秦国之后,匈奴人一旦大举来攻,九原军随时可以绕后,和月氏、金城郡联军一起,两面夹击,让匈奴人吃不了兜着走!

    匈奴北方的丁零人(不是毛子,毛子是斯拉夫人),他们之所以被后来的鲜卑人称为高车,就是因为善于制作和普遍使用高轮大车。

    这也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他们生活的地方,草茂而高,积雪深厚,而且多沼泽。

    而这种环境下,即便是他们全部归附与匈奴人,也为匈奴人补充不了多少人口。

    于是,帝国面临的威胁,就是东北方向的东胡诸部了。

    毕竟按照后世的经验,当西边的蛮族被打残了之后,东边的蛮族就要开始崛起了。

    东汉年间,一支名为鲜卑的部落,北拒丁零,东却夫馀,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南北朝……

    后来唐朝专心对付北线的突厥和西线的吐蕃时,东北方向的室韦,契丹,渤海等多个部族就又获得了崛起的大好时机。

    室韦,就是后来的蒙古。

    所以说,做球长还是很有必要的……扶苏笑了笑,向东北方向深深望了一眼,旋即开始画了起来。

    被扶苏目光所忽略的是,民意代表方阵中,张良附和着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凤目之中再次噙满了两行热泪……

    …………

    东胡王庭。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