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一章 九阳真经(2 / 3)  从笑傲开始周游诸天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站在杨青刚才的位置,觉远抬手摸摸被他拍过的肩膀,忽觉一道暖流沿着经脉坠入丹田。

    被那暖流经过的脉络,如被温泉洗涤,舒服非常。只是一没入丹田,又消失无踪。

    他此时毕竟年幼,好奇心一起,挠了挠光头,就忍不住坐在地上,悉心去体会。

    念头一入丹田,便感觉最深处有一团旋转不止的气劲盘踞。

    不去理会还好,可心念稍动,那气劲就分出一丝,跟着他心意传导周身。

    随着他浑身越发觉得舒泰,那暖意洋洋的气劲也逐渐稀薄,然而就在此时,一道彻骨冰寒猛地从气劲中发出,险些将他全身冻僵!

    大惊之下,觉远连忙收束念头,又将散布全身的气劲收回体内,才将那股寒意镇住。

    “奇怪,这团气劲明显是师父们说的内家真气。只是这真气外热内冷,那位施主为何要害我?”

    想不明白,他便不再去理会,站起身看向杨青方才翻阅过的那一排经文,目光来回转了一会儿,才把包括《楞伽经》在内的三本经文一一抽出,慢慢翻看起来……

    杨青出了少林寺,再无挂碍,一心赶往无量山。

    两日后,他已出现在无量山的一处山谷中。

    这里三面青山环绕,朝南的出口处是绵延无尽的密林。

    东西两侧山壁上各有一道溪流落下,虽不成瀑布,却也在谷中形成湖泊。

    北侧离地二十多丈的半山腰上,有一处天然洞穴,宽敞深邃。

    洞中深处穹顶之上有一道孔洞,直达山顶。

    每当正午十分,便有天光垂直落下,照进洞中。

    山谷四周,最近的人家也在五百里开外。山路难走,这个距离已经很少有人深入到这里。

    这地方杨青一见就觉满意,于是便把来时采买的一应物事在洞中安置妥当。

    又在洞中找了块大小合适的青石,用寒铁剑削成石床,就盘坐在上,细细思考起自己武功进度的问题。

    目前功法他暂时不缺,而属意许久的《六脉神剑》已确认失传,没有复刻的可能。

    心中念头微动,丹田内三股气旋立刻经由长春真气转化为一道,沿着手阳明大肠经特定穴位汇聚,最终自商阳穴出,在指间形成一道五尺长短的无形气劲。

    凝而不散。

    杨青挥手在面前地面隔空一划,五尺之外,地面上立刻出现一道两寸深浅的沟壑。

    先前在天龙寺,他初次运用一阳指时,还只能凝聚三寸长短。可现在他身俱三门神功,虽然其中两门还未大成,但这道无形气劲也随着水涨船高。

    只是如今这一阳指的威力,还远不能称为剑气。

    收回气劲,他想了一阵,再次运起一阳指时,不再任由真气发出,反而是控制真气在商阳穴中不断凝聚。

    这样的做法可以说十分危险。

    人体毕竟脆弱,真气在某一处汇聚太过,一旦超出经脉窍穴承受的极限,就会反伤己身。

    通俗地说,如果窍穴超出承受极限,那么很有可能会直接炸裂。

    以杨青调用的真气强度,后果很可能是右手不保。

    不过他仗着自己体质异于常人,又对自己操控真气极有自信,于是便小心尝试起来。

    随着真气不断汇聚在商阳穴,杨青悉心体会下,只觉这道真气宛如冬日凝冰的水面,逐层递进,越来越凝实。

    不过一会儿,便隐隐有经脉窍穴胀痛酸麻,不堪重负的感觉。

    知道不能再强行压制,他放开禁锢,抬手朝前一指,立时便有一道无形气劲在空阔的山洞内发出刺耳的锐鸣!

    这道气劲飞出约有一丈,才在空中消散。

    杨青品味良久,威力倒是有了,但方法显然不对。

    当初大理段家掌握《六脉神剑》时,虽也有内力深厚才能运使的说法,可他此时的内力,不说能盖过晚年大成时的段誉,至少也比段正淳高的没边了。

    然而他此时依仗真气,强行发出的这道“剑气”,却明显不如原版《六脉神剑》。

    威力还不好说,单只射程就要差上不少,更何况还要蓄力许久。

    想了一阵,他又翻出《弹指神通》的口诀。

    这门心法与一阳指不同,甚至可说是截然相反。

    它并不以真气凝聚,修习气剑为目的。

    反而是需要真气散于指端,以要穴为根基,不断强化周遭细小脉络,用以增强指力,然后借指力弹出外物伤敌。

    人体中经脉繁复,窍穴多如繁星。

    除去奇经八脉以及十二正经,尚有许多虽不占主导,却又真实存在的经脉。

    比如《弹指神通》所载,便是以右手中冲穴为主要聚气窍穴,再由此映射中冲穴周遭一十八条细小脉络,真气充盈其中,使指力得以强化。

    如此对敌之时,既可以贴身伤敌,也能远距离弹射暗器。

    比起一般的暗器手法,不但隐秘快速,内力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