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四十八章 最艰险的航程!(1 / 3)  滨江警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编队在马来西亚短暂停留,按计划再次启航,通过国际海运最繁忙的马六甲海峡,横穿印度洋!

    “护航船长”的重要性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得到了体现。

    相向而行和迎面而来的货轮一艘接着一艘,尤其在会让时要按航行规则通过无线电与对方取得联系,确保不会发生碰撞。

    海军舰艇是浮动的国土,只要出来了就代表国家。海军的礼仪也很重要,每个细节都要注意。

    比如遇到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的军舰和商船,要在近距离的预测范围内,将国旗降到旗杆的三分之一处再逐渐上升,收到此礼仪的船也会挂上国旗先降后升。

    海上敬礼的顺序一样重要。

    商船遇到军舰,商船先行礼。

    军舰遇到军舰,等级低的军舰先行礼。

    只有扫雷舰或扫雷艇,才无需遵照按等级行礼的规则,无论等级多高的舰艇,哪怕是航空母舰,见着扫雷舰或扫雷艇都得敬礼鸣笛……

    也许是某种历史的巧合,这次出访编队的一大段航线是沿着5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的航线航行。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200余艘宝船组成的庞大船队,先后7次往返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途遍访了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最远抵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整整早87年,比迪亚士发现非洲好望角早82年,堪称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可很多只知道哥伦布,不知道郑和下西洋。

    7月28日,舰艇编队安全抵达古老而陌生的非洲大陆,首访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

    再过两天就是八一建军节,按访问计划官兵们要在海上过节。

    两位首长跟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商量了下,决定提前庆祝。在“深正”舰的后甲板飞行平台,机库大门上高悬红底白字的巨大横幅: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大使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庆祝“八一”建军节招待会!

    甲板上搭起了巨大的彩棚,彩棚四角宫灯悬挂,四周彩灯环绕,舰上的满旗随风飘舞,遍布舰体的轮廓灯,把港口照得通明,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出访舰队官兵和各国朋友一起提前迎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73周年庆典。

    伴随着《喜洋洋》、《步步高》、《紫竹调》等一曲曲欢快的中国民乐,一批批客人登上战舰。

    他们中有身着礼服的坦桑尼亚国防军和海军将领,有几十个国家驻坦外交使节和武官夫妇,有中国大使馆、我国援坦专家组以及华人、华侨代表。

    不同肤色的宾客欢聚在中国军舰上,共庆中国军队73周年的诞辰。

    在晚会上,吴参谋遇到了一个会讲点华语的坦海军上校马萨里。

    这个有着30年军龄的上校,和他的许多同行一样,都曾在中国海军接受过专业培训。

    谈起这段经历,上校显得格外激动和自豪。

    交谈中,他连说带比划,生怕别人听不懂,突然说他会唱京剧《我们是工农子弟兵》,说着便手舞足蹈地唱了起来。

    京腔京韵和着他那不准确的发音,逗得周围的人轰然大笑。

    美国驻坦武官杰卡林少校也参加了晚会,他对“深正”舰表现出浓厚兴趣,不时地问沈政委“贵舰在海上是如何补给的?”“舰上的装备都是中国造的吗?

    当得到明确的答案后,他翘起大拇指声称“看得出,贵舰有相当高的科技水平和远航能力。”

    论科技水平,中国军舰跟他们美国军舰有很大差距。

    吴参谋可不相信他的鬼话,毕竟恭维别人堪称他们的口头禅,况且武官是做什么的,武官就是公开的间谍!

    正因为如此,军舰不是所有区域都对他们开放的。

    吴参谋转了一圈,确认没什么人注意,飞快地取了点餐,不动声色走出凉棚,来到不但不对外开放,而且正忙的热火朝天的机舱。

    “咸鱼,歇会儿,吃点东西。”

    “你怎么来了,你不在上面陪客人,跑这儿来做什么。”

    韩渝跟机电部官兵们一样穿着工作服,手上、身上甚至脸上都沾有油污。

    正在连夜抢修的是主机锅炉!

    之前发现补给舰油舱的密封性有问题,可油舱里装满了油料,这些天军舰又在海上航行,只能简单封堵,不可能全面检修。

    结果怕什么来什么,重油居然真渗入了海水,中途几次补给,渗入了海水的重油导致锅炉内和管道里结成了盐层、锅炉甚至发生了轻微腐蚀。

    接下来还要访问南非,这些故障必须尽快排除。

    吴参谋跟同样忙得满头大汗的机电长打了个招呼,找了相对干净的地方坐下道:“来看看你,来给你送点吃的。”

    “光顾着干活,忘了饿,你这一说我真有点饿。”

    韩渝接过小叉子,叉起一块蛋糕塞进嘴里,边吃边回头喊道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