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十三章 千年计划(1 / 2)  无尽星途:失落文明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阮林收回了视线,转头走回了泰坦号:

    “wit,开始铺设基地吧,我们要殖民Cc、Cf、Ce三颗类地行星。”

    这三颗行星都处于格利泽667C的宜居带上,它们之间的距离都非常接近,并且没有接近它们都洛希极限。

    如果有大型星体砸向了其中一颗行星,并且使它产生了极大的轨道变化,只要达到了其中两颗行星的洛希极限,这三颗行星都要就此陨灭。

    阮林下令道:“wit,先开始铺设基地,随后进行星球环境改造装置量产,生产完成后投放至另一半球以及另外两颗行星!”

    这三颗岩石行星的平坦地域非常少,顾及不到之处,只能采用该装置进行改造了。

    代价仅仅是等待几十年。

    只付出时间的代价,是阮林最愿意承受的。

    行星级驱逐舰中的机器人开始陆陆续续登陆地表,它们将在这一片区域进行暂时的地貌改造,随后建造起一座座基地。

    假如有几十亿台机器人,进行三颗岩石行星的地貌改造也是极不现实的,它们可不是小行星。

    阮林将此次计划命名为千年计划。这个恒星系就是几千年内自己的“家”。

    “wit,你的计算力全部用于行星改造计划上,我自己将攻克量子——光子计算机。”

    阮林的意识重新回到了泰坦号中,自从离开太阳系后,泰坦文明的量子——量子计算机的研究便没有停止过。

    地球时代的人类主要偏向于量子计算机的研究,主要因为光子计算机的光源效率过低、体积太大、工艺复杂程度高,导致价格过于昂贵,并且光子计算机的光源集成较为困难。

    用一个比喻手法便是,量子计算机=载人航天火箭,光子计算机=行驶于平流层的飞机。

    所谓“量子优越性”,即对于特定任务,量子计算机可以飞速解决。

    而地球时代的任何经典计算机,运用任何已知算法,都不能在一个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

    同时,量子计算机的模拟反推能力,也是其它计算机无法比拟的。

    而光子计算机虽然计算能力比不上量子计算机,它的优点主要在于:能以光子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以光硬件代替电子硬件,以光运算代替电运算,并由光导纤维与各种光学元件等构成集成光路。

    这便是量子——光子计算机,虽然它仍旧需要部分线路,但同时保持着两者的优点。

    阮林同时也查阅了地球时期有关资料,在2053年时,就已有人提出了这种设想。

    这次的建造并不需要和量子计算一样抠抠搜搜,阮林决定将整个泰坦号改变成整个文明的“大脑”,这次的计算机建成后,泰坦号的内部将被计算机占满。

    保护它的最佳手段,便是停泊在天河号内,如果遇到不可化解的危机,可以第一时间启动短距离跃迁引擎。

    在阮林的指示下,泰坦号的不远处很快就出现了一座实验室。

    但这次实验推迟了4年多才得以开始,收集制造材料花费了一年多,剩余的时间全花费于建造主机上。

    看着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阮林终于松了口气。

    阮林重新将它命名为“光量计算机”,虽然名字与“光量子计算机”很相近,但它们之间的技术差距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

    光量计算机的主体宽度为10米,高7米,外部仍加装了“小黑屋”,但是需要供给的液氮量已经大大减少,内部温度只需要达到100k就可以保证光量计算机的巅峰运算速度,这其实也是光子计算机的优点。

    而在内部,原先量子计算机的复杂线路大多数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激光器、透镜和核镜。

    这次的光量计算机只能算是模仿产品。

    虽然做不到泰坦文明的浓缩版主机,但能建成这一划时代的产物,阮林已经很满足了。

    毕竟,要求猿人阅览现代计算机的制作方法后,让他们制造出一模一样的产物本就不现实。

    “wit,接下来我的调试阶段需要进行几十年,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就不要打扰我了。”

    阮林与wit交流完后,马上又扑向了光量计算的调试工作上。

    事实上,光量子计算机的难点在于“如何在保证单量子逻辑门保真度的情况下,同时保证光子传输的低失真度。”

    在第一次实验中,阮林就遇到了大问题:量子相干叠加与光子传输出现了冲突,计算机无法识别计算。

    这也是阮林设想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毕竟两者结合本就非常不可思议。

    阮林对其进行了“隔间”处理,在光子进行传输后,它们会抵达一个激光器,在此进一步分析数据,再一次进行量子相干叠加计算,而在这期间,光子计算部分也不会停止。

    大大小小的失误持续了16年,之前航程过程中的钻研不过是纸上谈兵,真正制造出来后才得知这一技术的困难性。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