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的忌惮(2 / 2)  大明第一纨绔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千真万确,请父皇明鉴!”

    李祺肯定的点着头,大声说道,额头上已经渗出了冷汗。

    “你不必如此紧张,朕只是随便问问而已。”

    朱元璋盯着李祺看了半天,点了点头,缓缓说道,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

    “是。”

    李祺点着头答了一句,可是依旧不敢掉以轻心。

    “你觉得,胡非这个人怎么样?他对嫦姝是真的动了心,还是别有所图?”

    朱元璋迟疑了一下,看着李祺,再次问道。

    “回父皇,儿臣觉得,胡非这次的确是动了真心,那日他见到嫦姝妹妹的时候儿臣就已经看了出来,他是真的动了情,而且儿臣看出嫦姝妹妹似乎也已经动了情。”

    “当日胡非还当场为嫦姝妹妹顷刻之间作了一首诗,嫦姝妹妹十分喜欢。”

    李祺一边说着,一边突然灵机一动,认真的说道。

    “哦?什么诗?”

    朱元璋一听,忍不住来了兴致,期待着问道。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娴静好似花照水,行动犹如风拂柳。”

    “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

    李祺迟疑了一下,将胡非当日所作的诗句一字不差的背了出来。

    朱元璋听完这八句诗,迟疑了一下,忍不住赞许的点了点头。

    “嗯,不错,的确是好诗!他的诗才倒是不假,放眼整个京师,无人能出其右。”

    朱元璋笑了笑,缓缓说道。

    看得出来,对于这首诗,他真的十分喜欢。

    看到朱元璋的神情,李祺心里一动,作出了一个决定。

    “父皇,其实儿臣还有一件事没有向父皇禀报。”

    李祺迟疑了一下,缓缓说道。

    “哦?何事?”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缓缓问道,脸上露出了一丝疑惑。

    “其实那日儿臣进宫向陛下启奏的有关赈灾的方略,是在与胡非闲谈之时胡非告诉儿臣的,儿臣受益匪浅,所以便进宫呈奏于父皇。”

    “但是当时胡非并不想让人知道那些方略是出自他口,要求儿臣保密,所以儿臣才一直瞒着父皇,并没有说出实情。”

    李祺拱了拱手,恭敬的说道。

    “什么?是他告诉你的?!当真如此?!”

    朱元璋一听,不由得惊讶的睁大了双眼,不敢相信的问道。

    “回父皇,千真万确。”

    李祺重重的点着头,肯定的答道。

    “原来是他!?”

    “不错,不错!这小子不但经常做出惊人之举,也能经常说出一些治国治民的良策,可他偏偏生来是个纨绔,做事不按常理,实在是让人又爱又恨。”

    朱元璋苦笑了一下,若有所思的说道。

    赈灾方略出自胡非之口的事,既让朱元璋出乎意料,可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因为胡非经常能在不经意之间显露出原本与他不符的惊世之才。

    “父皇,或许正是因为他曾经是个纨绔,所以很多事才不按常理,如今改邪归正,想法自然与常人不同,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一次次让所有人出乎意料,进而刮目相看。”

    李祺看朱元璋的神情有所缓和,趁机说道。

    “嗯,或许如此吧。”

    “好了,没什么事了,你先退下吧。”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示意李祺退下,不过脸上依旧蒙着一层凝重。

    看起来,对于胡非成为驸马一事,还是心存担忧,虽然知道了赈灾方略是胡非所想,心中颇感欣慰,但还是不放心。

    李祺告别了朱元璋,离开了皇宫,直奔洪宾楼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