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五章 为君之道(2 / 2)  大明第一纨绔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玩累了的朱允炆也来到了二人的身边,乖巧的钻进了安庆公主的怀里,好奇的打量着躺在地上的胡非。

    胡非扭头看着这个未来即将继承皇位的倒霉孩子,不由得有些同情,小小年纪的他,恐怕还无法想象将来会发生什么,更想不到自己的叔叔会是那个亲手把他赶下帝位的人。

    “你想不想当皇帝?”

    胡非看着朱允炆,突然问出了一句让安庆公主目瞪口呆的话。

    听到胡非的话音,附近的宫女太监们浑身一颤,忍不住看了一眼胡非,胆战心惊的低下了头。

    朱允炆好奇的看着胡非,一脸疑惑,他根本就听不懂胡非在说什么。

    “不管你想不想,从你生下来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注定与那张龙椅有了牵绊,或许未来真的有机会坐上那把椅子也不一定,谁知道呢。”

    胡非笑了笑,一边说着一边坐起了身,扭头瞟了一眼身后的那些胆战心惊的宫女太监们。

    “非哥...”

    安庆公主低声说了一句,摇头示意了一下,使了个眼色。

    在这宫墙之内,不是什么话都能口无遮拦的。

    “没关系,身为皇家人,不管未来当不当皇帝,都应该明白什么是为君之道。”

    “你知道什么是为君之道吗?”

    胡非笑了笑,给了安庆公主一个放心的眼神,接着看着朱允炆,笑着问道。

    茫然的朱允炆呆呆地看着胡非,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为政的要领在于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律法则应该尽量简要。”

    “在位者若能以身作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将更加深远。如果部属或百姓犯错,如果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和警醒人们改过自新的目的。”

    “而律法若能尽量简要,百姓便可更容易领会,也更容易遵守,这样就可以避免百姓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朝廷的公信力和仁德,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庇佑大明朝永命万年。”

    “简单来说,就是在律法之下要更加爱民,但是做到爱民却比知道爱民,懂得爱民难得太多,这里的民,指的不只是黎民百姓,而是大明的每一个人,下到黎民,上到士兵、将帅,还有商贾、世家,文武百官,王公贵胄,他们都是大明的一份子。”

    “民安则心齐,心齐则大明安,大明安,则天下安。”

    胡非转头望着平静晶莹的湖面,娓娓道来,像是在讲给朱允炆听,又像是在讲给自己听。

    这是刘伯温穷其一生都在追寻的理想,到死都没有机会告诉朱元璋,今日胡非却只能告诉一个连皇帝是什么都不知道的黄口小儿。

    看着胡非一脸认真的神情,感受着胡非说出的一个个真诚的字眼,安庆公主目瞪口呆,眼神竟似痴了。

    她没想到,胡非除了作的一首好诗,居然还能够说出这么高深的话来,连她都觉得十分有理。

    “明白了吗?”

    沉思片刻之后,胡非转头看着朱允炆,笑着问道。

    朱允炆茫然的看着胡非,可是却不知为何,居然煞有介事的点了点头,眼神中居然生出了一丝崇拜和尊敬。

    胡非不知道的是,虽然朱允炆年纪还小,可是朱标已经为他找了不少老师,可是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认认真真的听过讲。

    看到朱允炆点头,胡非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了安庆公主。

    四目相对之时,二人会心一笑,彼此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一步。

    良久之后,游览了大半个皇宫的胡非告别了安庆公主,离开了皇宫。

    而胡非向朱允炆说的那番话,却同时传到了朱元璋和朱标的耳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