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5章 出题(1 / 2)  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其实在李正看来,这样的科目简直不要太简单。

    他本来就是特战出身。

    侦察在特战里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的科目。

    并且,李正本身就是侦察专业的尖子。

    也难怪在场的宁铮他们大气透不敢透一口。

    不过令人很意外的是,李正看完后居然一言不发,点了点头说:“嗯,我想看看整个侦察过程的操作流程。”

    整个过程?

    彭昌洪心头顿时石头落地。

    流程,说白了就是整个过程嘛!

    作为侦察营第一连的连长彭昌洪,对这点事还是有信心的。

    好歹433本身就是个王牌,侦察营连这点科目都搞不定,还敢叫侦察营?还敢叫第一连?

    “4班,4班,立即回到出发阵地。”

    他拿起电台对讲机就开始发号施令。

    在野外正在按规则开展侦察流程的4班顿时一头雾水。

    “连长,回到出发阵地?”

    出发阵地很远。

    怎么说?

    这不是步兵连一般性的侦察,也不是步兵单位一般的侦察连侦察流程。

    这是合成旅的侦察流程。

    复杂就在这里。

    步兵的简单,无非就是前出、渗透、侦察。

    而合成旅复杂许多。

    因为装备多。

    首先是前出,这个前出有讲究。

    得看连队主官决定是机械化行进还是步行。

    如果已经到达路边,无法进行机械化行进,那么就得步行。

    在以前没有普及机械化之前,步兵要求为什么是五公里全副武装越野?

    因为这是有科学根据的,摩步化到达公路边,再从公路边到达攻击阵地,多数统计下的数值是5公里。

    机械化部队尤其是重装履带装甲,统计下来的平均数值是3公里。

    所以很多机械化装甲化部队要求士兵全武三公里,而以前的老部队要求五公里,特种部队是十公里。

    道理就在这里。

    这不是无的放矢。

    是有针对性的训练。

    合成旅的现代化程度很高,所以士兵要求更高学历。

    因为,他们大多数到达公路边不想以前的摩步部队士兵那样要跑好几公里才能进入阵地,他们直接在路边就能建立出发阵地。

    然后?

    然后太简单了,组装无人机,放飞无人机。

    尤其是侦察营,早就鸟枪换炮,跟自己的前辈不可同日而语。

    4班回来了。

    彭昌洪集合了4班,在李正听不见声音的地方压低嗓子说道:“都给我拿出最好水平,参谋长在那里看着呢!给他唱出好戏,让他看看咱们侦察营一连的水平。”

    4班的兵一个个打鸡血了一样回了一句——

    “好!”

    远处,士兵出身的李正笑道:“士气很不错啊。”

    一旁的宁铮说:“当然了,一连在集团军侦察比赛里拿过第一,他们没问题。”

    李正笑着点头,也不说话。

    很快,科目按照既定的设定开始设施。

    “4班注意,进入预定出发阵地后,利用无人机对敌方目标进行侦察……”

    在4班重新进入出发阵地后,排长照本宣科地发出了指示命令。

    李正拿起望远镜。

    曾几何时,他也会死望远镜镜头里的人。

    不同的是,这次他是望远镜后面的人。

    以前是兵,现在是别人口中的“首长”了。

    只不过,但凡是从给基层起来的首长,真不好糊弄。

    这一点,宁铮清楚。

    不过他倒是很淡定。

    4班的能力他知道,专业水准很高。

    没问题!

    无人机很快升空,飞向高空开始对地侦察任务。

    飞控手对无人机事实精细且准确地操控,制定出非常精准且科学的路线覆盖整个区域。

    李正看着监视器,里面有无人机的对地画面。

    这一切是那么的熟悉。

    让他想起了在猛虎旅无人机营当指导员的时光。

    身后的宁铮和教导员甘阳,还有连长彭昌洪交换了一下眼神。

    几人不知道李正是否懂无人机。

    反正监视器里只要不出现干扰,不飞错地方,路线只要正确,那就没问题。

    李正忽然拿起了桌上的电台对讲机。

    “4班,4班,无人机被干扰,画面模糊,请处置。”

    宁铮几人一愣。

    这是无人机操控侦察方面最常见的问题。

    甘阳对宁铮小声说道:“看来参谋长还懂一些无人机……”

    宁铮低声说:“出题嘛,都懂。”

    言下之意,未必是无人机专业精通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