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零九章当大明忠臣就该敢于直谏(第三更)(2 / 2)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但又要恤民,又要养兵,两全之策却不知是什么?

    没有人给出答案。

    最后他特别提到:唐、宋时代文职武职本没有什么高低贵贱的区别。

    国初的时候用人也不一定都是科甲出身,而现在却成了牢不可破的规制,这种压抑人才的陋规非改不可。

    贡士们常年潜心于八股文,对这些重大国政当然提不出什么真知灼见。

    他们在皇帝眼睁睁的监视下才发现,题目同原来花钱打听到的完全不一样。

    一时心烦意乱,文思全无,才硬着头皮各自应付了一篇交卷。

    倒是原本是状元的吴伟业没门路,反倒越发不紧张,从容答题,有了良好表现。

    偏偏这种亏,许多花了银子的贡士们,只能是哑巴吃黄连。

    但是陈于泰是什么人,他的钱可没白花,关系也硬。

    就算崇祯连夜改问题,首辅周延儒也能知晓,让人做好充足的准备。

    明朝特重科举,科举考试又只重八股文,引导大批士子终身读经制艺,头脑中除了程朱理学的一套性情义理的教条之外空空如也。

    这就造成明代各级官僚和士人只会空谈天理,极少政治、经济和军事才能。

    新科状元陈于泰不曾想皇帝竟然会如此暴怒,但此时他铁骨铮铮,依旧开口道:

    “臣所言并无半点假话,加辽饷只会民不聊生,士卒胃口越来越大,陛下理应体恤百姓,不要在增税。”

    被叛军打了一个大逼兜子,让他选择闭嘴,不敢讲道理。

    但是陈于泰在皇帝面前,他就敢讲道理!

    为人臣子,特别是忠臣,就该敢于冒着皇帝的怒火谏言!

    陈于泰觉得此时的自己是正义的化身,越劝谏皇帝,自己的名声越盛,才越能表明自己是大明的忠臣!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