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四十九章银钱开路,大明中兴(二合一)(2 / 3)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陈奇瑜到了车厢峡之后,得了钱财的左右幕僚与王承胤等官军,都来劝说。

    这伙贼寇愿意投降遣散,已经走投无路,莫不如给他们一个机会,相信陛下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子民死伤惨重之类的。

    其中精锐老贼自然不能放过,俘虏他们的家卷,逼迫他们进入山西与贺今朝火并。

    为官军开路,消耗锤匪的实力,总比咱们自己人厮杀要强上许多倍。

    再加上锤匪开始进攻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怕是独木难支,咱们得赶紧去支援,哪有时间总是耗费在这里。

    陈奇瑜也被左右说动了,总之各种各样的理由都很充分。

    可以说在明末银钱开道,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管用的。

    如果崇祯把那些钱财亲自下发到每个官军自己个手里,想必大明的情况根本就不会如此糜烂。

    银钱有些时候能解决许多问题。

    陈奇瑜心中也有所动,他认为流寇走投无路大功可成,待到收缴了这波贼寇,还能挥师北上,前去灭杀锤匪。

    如此功勋,那直接就力压洪承畴一头,定然能够比他更早的进入内阁。

    陈奇瑜决定要招抚这批贼寇,为他前驱。

    但是唯有陕西巡按御史傅永淳主张乘敌之危一举歼灭。

    陈奇瑜不以为然。

    此时他周遭皆是收了钱财,给他歌功颂德,说好听话的人,飘飘然的样子,听不进去给他提意见的话了。

    傅永淳依旧硬着头皮对陈奇瑜说道:

    「总督,如今流寇弩箭松懈,刀剑生锈,马蹄穿孔,衣甲损坏,扑灭之功就在今日!」

    陈奇瑜不搭茬。

    傅永淳便上前急切的拉着陈奇瑜的手:「总督,灭杀此贼,正是时候。」

    陈奇瑜缩回被他抓住的手,胸有成竹的推脱道:

    「等到天晴贼出栈道,我自是会灭杀他们。」

    就这种天气,官军的弓箭就不会松了吗?

    「他们走投无路,我若招抚他们,岂不是一箭不发,便能立下全功?」

    傅永淳却是不肯放弃:「总督,贼数十万多,即使我们招抚了如何处置他们?

    况且他们未曾经过大创,如何能相信他们洗心革面?

    恐怕天晴他们出

    了栈道,就会直接反叛,到时候便追悔莫及了。」

    左右亲近之人便开始说傅永淳夸大其词,延绥总兵王承胤可以拍着胸脯打包票。

    车厢峡内的官军绝对没有十万,纵然是打个对折,兴许都不够呢。

    陈奇瑜连连点头,心中已然决定要招抚,荣获如此大功之前,他已经听不进去任何谏言。

    最终陕西巡按御史傅永淳反复开导,见陈奇瑜不听自己的话,开始痛哭流涕,祈求他发兵剿灭贼寇。

    陈奇瑜置之不理,反手给皇帝写捷报。

    如此大的事,无论如何都得请示皇上,若是陛下不答应招抚,那便再说不答应的事。

    总之如今大雨未曾停歇,莫不如再浇一浇那些贼寇,待到死的人多了,他们也就没有了什么反抗的心思。

    毕竟崇祯先前就让内阁辅臣起草一件文书,专送陈奇瑜处,要他斟酌处理。

    他把都御史对贼寇的「分别剿抚」主张以谕旨的形势传递给刚刚上任不久的五省总督陈奇瑜。

    如此来暗示他当剿则剿,当抚则抚。

    陈奇瑜掉以轻心,以为大功告成。

    车厢峡内的李自成等人却是精心谋划,他们把攻城略地搜刮来的金银珍宝,源源不断的送进陈奇瑜的军营当中去。

    他的幕僚被金银珠宝迷了眼睛,自是不想打仗。

    打仗哪有这来钱快啊?

    咱们随着总督出生入死,剿匪平叛,为的是什么?

    除了官职之外,还不是钱财!

    只有你的钱财储存的够多,将来回了京城能花更多的钱财进行打点,才能更好的身居高位。

    跑关系这种事,你要是不想花钱弄个好官职,京师里那群人有的是法子把你派到辽东、山陕之地去。

    睡不想着为自己的以后打算,纵然不想为官,咱们致仕回家也能有钱修园子,颐养天年呐。

    所以说李自成等人的钱真没有白花出去,这些人从早到晚都在给陈奇瑜洗脑,大谈招抚的事情。

    毕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场景,陈奇瑜也喜欢的很。

    五省总督陈奇瑜终于下定决心,就招抚的决策请示朝廷。

    崇祯对于陈奇瑜先前送来的捷报感到非常满意,如今又得知他把大部分贼寇困在车厢峡里。

    数十万人的性命,就在陛下的一念之间。

    崇祯先前的态度也是影响了陈奇瑜借坡下驴,要招抚这群贼寇,而不是宰了他们。

    其实目前对于大明而言,招抚非上策而是下策。

    就有阁臣向皇帝提出了建议,那便是招抚以后安插是朝廷的大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