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一十四章中原与朝廷(二合一)(2 / 3)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杨嗣昌乃是杨鹤亲子,如此回护锤匪,必然是有所勾结。

    总之贺今朝全占陕西的罪责,都是因为杨嗣昌暗通曲款所为。

    对于言官的这些话,杨嗣昌更是没有选择撂挑子不干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反倒积极与之对喷。

    论学问对喷,杨嗣昌可丝毫不惧这些人。

    再加上皇帝的偏爱,结果搞得一帮言官破大防了。

    杨嗣昌提出的十面网围追堵截,虽然没有立即生效,但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如今起义军大多数都被镇压了,只有锤匪贺今朝在西北搞事情,朝廷目前无力管辖。

    张献忠一家在中原独大,也被洪承畴、左良玉等人给死死盯着呢。

    说不准就得什么时候大干一场。

    可以说通过杨嗣昌的增兵增饷动作,加上十张网的策略,有效的打击了反贼的嚣张气焰。

    如今使得大部分反贼都处于极端困难的状态,在加上熊文灿的招抚动作一出,反贼当中的不坚定者都开始纷纷有了新的想法。

    崇祯对于杨嗣昌能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果非常满意。

    他已然不是当年那个毛毛躁躁的皇帝了,什么事被执行下去,就得立即实现。

    如今在与臣子的反复交手当中,已然成长了不少,知道有些事不是能够提出来就被立马解决的。

    人总归是要学会成长的。

    闯王这个名号已经彻底销声匿迹,就让崇祯极为满意。

    最重要的反贼没有统一的指挥,便给了大明朝廷围剿的可乘之机。

    自陕西农民举起大旗历时已经数年,在这些年里,农民军驰骋于陕、晋、豫、楚、川、南北直隶广大地区,给予了明廷重要的打击。

    但是起义军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

    无论是王嘉胤、紫金梁、高迎祥、李自成等人,形成了一阵的领导核心,但都没有锤匪贺今朝那种明确的奋斗目标。

    他们大多时候都是松散的联盟,互不配合,甚至还矛盾丛生,无法形成拳头。

    更没法子像锤匪那样,在某地长久的占据一方,形成自己的根据地,然后一步一步壮大自身的实力。

    崇祯对于贺今朝占据陕西并没

    有多少的感觉,但心里不舒服是真的。

    洪承畴率领主力去围剿了,被贺今朝抓住机会攻占潼关,然后不让洪承畴回援,这就麻烦了。

    陕西那个地界连年灾害让人无法存活,这么多年又经历了许多反贼造反,那里的百姓早就活不下去了。

    如今被贺今朝占据了,他还能逆天改命,把陕西那个每年都天灾的地方能治理的更好吗?

    对于这件事,崇祯是极为不相信的。

    但贺今朝那个驿卒始终是卡在他心里的一根刺,恨不得抓住机会把他给拔喽。

    奈何锤匪的发展已经和辽东的清军差不多了,双方都有基本盘,且军队实力强横,不同于一般的流寇,想要拔这根刺,还得合适的时机。

    就比如上次靖辽侯的操作就极为妥当,挑拨锤匪与清军之间相互厮杀。

    但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

    农民起义军的蓬勃发展,让崇祯这个最高统治者惶恐不安,如今采取的是剿抚兼施两手来镇压他们。

    不同时期,不同的统帅采取的剿抚各有侧重。

    初期的杨鹤主抚无效,以至于给了贺今朝等人巨大的发展机会,被崇祯下令拉回诏狱,被贺今朝所「救」。

    陈奇瑜主剿无功,被拉进诏狱,然后发配了。

    杨嗣昌、洪承畴多是主杀,熊文灿改为主抚。

    不得不说,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陈、洪都提出了围追堵截的策略,被杨嗣昌给发展到完备,且取得了极大的战果。

    所以崇祯对于杨嗣昌目前的表现是极为满意的。

    崇祯有所成长,但起义军也有所成长。

    他们在官军的对战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战略,朝廷招抚的时候,就假投降,避实就虚,打不过就跑,从最开始都是不自觉的。

    杨鹤在招抚的时候,许多人受抚,这些起义军并没有想着继续造反,因为朝廷已经把他们认为是统战对象,自然会给以优待。

    可惜杨鹤只能维持一部分被招抚反贼的生活,其余人生活没有着落,自是再次造反。

    这个时间点还不能说是假投降来对付明廷的招抚。

    但是随着冬天渡黄河,李自成等人汉中车厢峡险地求招抚,都是为了破除困局。

    避实就虚是被官军给逼出来的,无法与官军硬拼,为了生存就得跑。

    就算贺今朝走山西,也是如此,在进山西的时候损失了不少人马,才逼得官军保存自身。

    如今的起义军也多学会了设伏、诱敌、穴地攻城,甚至开始使用火炮,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崇祯对于这些流寇是真的觉得能够消灭他们的。

    因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