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七十五章 不动如山(2 / 3)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对了,给定国下一道令,预防张献忠入川作战。”

    “明白。”

    川东的防线还握在四川巡抚陈士奇的手中,锤匪并没有接纳。

    张献忠若是走川东,贺今朝还真没辙。

    只不过他那波人无法通过重庆罢了。

    无论是陈士奇还是李定国都不会允许他夺取重庆,成为坐地炮。

    贺今朝觉得张献忠很可能会铤而走险,谁让自己拒绝了他,那他就偏要引火上身,烧到锤匪的家门口。

    这种事,他们是做得出来的。

    死道友不死贫道。

    大家都是一样的想法,就看谁能更加没有底线,做的更过分罢了。

    “姐夫,那蒸汽机可有进展?”

    贺今朝的询问让姐夫愣了一下,随即又摇头,这玩意从零到一确实是有些困难。

    毕竟总是盯着水壶烧开水,把壶盖顶起来,还有什么橡胶之类的材料,真的是有些困难。

    牛筋等捣烂了,没有太好的效果。

    “倒是也不着急,这种技术活只要突破了一,后面也就好开展了许多。”

    贺今朝又安抚觉得无所谓,慢慢研究去吧。

    总归是有开头就行,这道任务也都让锤匪治下学堂里的学生去思考了。

    有了这种环境,万一有那么一两个天才,也都是说不准的事。

    反正罗马又不是一天建成的。

    “主公,四川那边刚送上来的文书,镇雄、乌撒、东川三府都派人去接壤的贵州、云南等土司,

    宣扬交流我锤匪的政策,不声不响的安插进去。”

    “嗯。”

    听着杨玉休的汇报,贺今朝应了一声。

    那些深山老林的地界,着实的不利于火炮的推进,能够利用己方政策拉拢一部分人也好,至少做出了分化举动。

    到时候拉拢的差不多,没有多大的进展后,也就能抽出时间,再去打一批不老实的土司。

    剩下的便是沉默随大流的那波人,就更好办了。

    云南的沐王爷,10岁就继位了,他爹在崇祯元年暴死。

    总兵事务只能由云南巡抚代摄,府内事务则由其母陈太夫人及管家阮氏兄弟主持。

    这么多年,沐天波都没有“亲政”呢。

    云南也由于“主幼母强”,整个沐王府以及官场皆是混乱不堪,土司多有叛乱。

    纵然贺今朝派人去与土司勾结,沐王府也没什么时间去处理。

    叛乱的土司多了去了,再多几个,又算得了什么?

    只要大明的天不翻,他们依旧是世袭的黔国公。

    再说了,无论是清军入塞,还是流寇肆虐,谁他妈的愿意去云南那吃蘑孤还容易中毒的地界去啊?

    所以沐王府的人都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富贵日子。

    土司叛乱,自从沐英到云南之后,每代黔国公都会经历的事。

    所以属实是没有什么可着急的。

    至于四川等地闹了锤匪,关我云南何事?

    关我沐王府何事?

    都是四川的官员去应对。

    最重要的是云南这的路,根本就不好走。

    许多人也受不住这里的气候,时不时有毒瘴气,就能让大批人死的悄无声息。

    纵然是诸葛亮小心谨慎征孟获,依旧有汉军士卒中招。

    至于贵州那地界的土司,更是叛乱的常客了,万历三大仗之一,就是发生在贵州。

    如今又有成规模的人反对大明,贵州的土司巴不得继续造反呢!

    他们听说那贺今朝屠戮了数万川中官兵,连秦良玉的儿子马祥麟都被打死了,秦良玉麾下的白杆兵也全军覆没,更是有不少贵州土司主动要抱锤匪的大腿。

    无论是谁要造大明的反,我贵州土司都要帮帮场子。

    大明的改土归流只是个基础,并没有完成,故而土司对于大明并没有多少忠心。

    像秦良玉这种率领的土司,在大明着实是太少见了。

    吉珪给张献忠写了封回信,请贺今朝过目。

    贺今朝读过之后,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真不是他不想打仗,而是天灾严重,还需要广积粮草。

    否则就算出兵湖广河南等地,占据了广大土地,又能做些什么?

    河南、湖广等产粮大地,也因为流寇、兵灾、天灾搞得消耗一空。

    前期得填补多少进去?

    那么多嗷嗷待哺的百姓,都伸手向你锤匪要粮吃。

    你都不能让他们吃饱,他们凭什么要在你锤匪治下当“安安饿殍”呢?

    崇祯年间的特大旱灾已经持续了两年之久。

    以河南为中心,向华北横向辐射。

    是往前翻阅史书,五百年未有的大灾。

    山陕之地歉收,看样子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这一波要比天启崇祯交替时候还要严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