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九十五章 意外(2 / 3)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此跃跃欲试,但祖大寿老成持重,始终都没有找到机会。

    同样也不给皇太极战胜明军,让他们士气变得更加高昂的机会。

    祖大寿相信清军习惯了来钱快易抢劫的战事,围城是需要时间的,及其不容易马上收到效果。

    特别围困的时间一场,清军士卒难免会出现懈怠之心。

    这就要求皇太极需要不断的鼓舞军心,来达到坚持围困的目的。

    现在皇太极亲率大军来了,祖大寿自认为不是一个合适的袭击机会,得等到皇太极撤走,待到清军稍微松懈一点的时候,才是明军的最佳出击时机。

    按照领导视察完,下面人的惯例而言,祖大寿选的时机确实是清军最松懈的时候。

    为了让讨要粮草的理由足够多,祖大寿把皇太极此次来锦州城外巡查试探性攻击的事情,说的有点大,希望朝廷能够给以重视。

    当然战报大的并没有像“龙哥”似的夸大,都是一样的效果,想要受到重视,让朝廷往外撒钱粮痛快些。

    皇太极结束了巡视,离锦州东归。

    这次巡视历时一个月,他对于围城取胜已密操胜算。他向济尔哈朗等指授方略后,带着满意的心情走了。

    就在皇太极走的第二天夜里,祖大寿派遣吴三桂出锦州城,带着火油夜焚清军的粮草辎重。

    大火冲天,济尔哈朗于睡梦中惊醒,叫人灭火。

    可吴三桂不仅没有纵火之后逃跑,而是趁乱数次冲杀了一会,搅起蒙古人的惊慌,进而发生营啸后,逼得清军主力出来弹压。

    双方互有胜负之后,他才带兵返回锦州内。

    清军为了报复,多铎领军攻打宁远城,济尔哈朗后退锦州三十里,想要调祖大寿派兵救援宁远。

    但祖大寿依旧不为所动,任凭清军围困宁远。

    因为一战成名的金国凤为宁远总兵,此时他麾下不在是不超过三千人,而是统率万人。

    此时清军来攻宁远,可金国凤手中的士卒多了,反倒变得越发的掣肘。

    营伍纷杂,号令难施,还不如他当时不到三千人守卫松山城呢。

    清兵在外鼓噪,众多明军士卒站在城头上竟然后撤。

    如此怯懦,着实是把金国凤给气坏了!

    他大叫着要给城内的士卒鼓鼓劲,然后带着他的两个儿子以及几十个家丁从宁远城冲杀出去,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多铎显然也没料到一向只会固守城池的明军胆敢出击,先锋清军确实被金国凤给打懵逼了,连连败退。

    宁远城上的明军士卒大声叫好,鼓声阵阵。

    “金总爷太厉害了,兄弟们。”

    “总爷威武!”

    城上的明军士卒时不时的大声嚎叫。

    若是金国凤此时立即脱身,返回宁远城,相信多铎也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制裁他。

    可金国凤已然是打的上头了,被清军层层围困在北山冈。

    一下子就陷入了苦战。

    金国凤左突右冲,杀的清军连连后撤,但始终都在北山冈上兜圈子。

    而他身边的家丁也越来越少,甚至连儿子都战死了一个。

    多铎在众人的簇拥下,看见这个明将如此勇勐,遂叫人询问是谁。

    他好久都没遇见过如此拼死打杀的明将了,上一次还是他遥远记忆当中的刘綎。

    “来将可留姓名。”

    金国凤此时满头热汗,双臂越来越酸,他大叫一声:“我乃宣府(张家口宣化)金国凤!”

    多铎勐然想起不久前皇太极亲征,结果在松山上吃了瘪。

    那一仗的明军主将就是眼前这个叫金国凤的人。

    多铎十分诧异,没有想到此人竟然胆子大到率领几十人就敢出城硬抗大清。

    所以他也没有老套的要招降此人,而是下令立即诛杀。

    多铎要明晃晃的告诉明人,明军诸将当中,谁胆敢反抗大清,谁就得死!

    想当大明的忠臣,我成全你!

    金国凤失尽力竭,与其二子及家丁悉数战死于宁远城外。

    宁远城上的士卒便大喊着散了散了,热闹看完了,该干嘛干嘛吧。

    总爷已经战死,咱们得好消息上报朝廷。

    金国凤虽未宁远总兵,但并未收服宁远的士卒,他们可不认什么宣府的将军。

    再加上一次与清军血战,金国凤麾下的士卒至今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

    伤残以及战死的士卒连点抚恤都没见到。

    不是金国凤不想给,实在是朝廷一直拖着。

    本来就没钱,死了的人还得给钱,活人的军饷还欠着呢,死人就麻烦在往后拖一拖吧。

    这一次,除了被他养的家丁以及亲儿子,哪一个还跟他出城与清军对战?

    吴三桂听闻这个消息,不仅是为金国凤冲动行事感到诧异,更是被舅舅祖大寿的断论给惊住了。

    他本以为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