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清军使者入山西(2 / 3)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白茫茫一片。

    皇太极的使者是镶红旗固山额真金砺,当年随着济尔哈朗进攻皮岛,金砺与副将高鸿中所部水师停泊观望,导致前队失利,下法司议罪。

    应褫职、论死、籍没,皇太极以金砺与高鸿中并有归顺功,命免死。

    在皇太极初创汉军四旗的时候,为甲喇额真。

    此人是万历年间的武状元,于天命七年(1622年)投降后金,屡次伐明,皆有立功,升为固山额真,随军出征松锦之战。

    可前线没打起来,就让他当使者来了。

    毕竟贺今朝有把后金使者砍成残废再送回去的习惯,不砍汉官。

    就是为了增大皇太极麾下满汉之间的矛盾。

    这一次,皇太极让手底下的汉人为使者,自是想要避免落入贺今朝的算计当中。

    山西的地界,金砺他还是第一次踏足。

    当年随着皇太极抢掠山西,被贺今朝率兵给拦截在大同境内。

    金砺看着远处的村庄,时不时的冒出黑烟,一时间有些疑惑。

    此番面见贺今朝,不仅要负责联姻,说服贺今朝出兵,还想要联系上他当年的副将高鸿中。

    高鸿中被免死后,就失踪了,直到前些时日他才得知,被皇上派代锤匪这里当谍子了。

    只不过这几年一直都没有消息传回去。

    锤匪把控的极为严格,那些难民争相想要往山西跑,而从山西往外跑的人,除非是有任务,自是可以大大方方的出关,否则指定不是啥好人,抓起来准没错。

    山西冷。

    但和关外相比较,算不得冷。

    关外那可真是撒尿都能成冰的(洒水成冰)。

    金砺骑着战马,被锤匪押送进了太原城。

    贺今朝并没有给他们应有使臣的体面。

    但总体而言还是要比崇祯的使者体面。

    毕竟已经战死的傅宗龙根本就不值得贺今朝招到太原询问,自是有大明官员“帮助”贺今朝传递,他想要的消息。

    但清廷那边不行,贺今朝实在是没有什么消息渠道。

    如今只晓得洪承畴被皇太极围困在松山之上,动弹不得。

    无论是皇太极还是贺今朝对于明清之间的战事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洪承畴还真带着粮食进驻松山,并且想要长久的守下去。

    这样的结果,便换成了皇太极以及崇祯非常不高兴,贺今朝都忍不住给洪承畴点个赞,认为他还是有些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完全的听从皇帝的话。

    张福臻给出的答桉是,大抵是洪承畴看到大明朝廷的衰弱,皇帝的权威越来越低,故而也敢时不时的已读不回。

    待到金砺进了锤匪的府衙,并没有见到贺今朝。

    他拍了拍身上的雪渣子,见到了盛气凌人的“文官”。

    这种大明文官的形象,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当然若是能让他抽出刀来,便也能看见大明文官的“风骨”了。

    这种人,他在随军入塞抢掠的时候,没少宰大明退休的老头,以及知县之类的。

    但现在他不得不低下自己的脑袋,向着眼前这个人行礼,脸上露出笑容。

    因为锤匪比他们大清还要不讲理!

    金砺可不想因为这一趟差事,就被贺今朝砍去手脚,再被送回盛京,那他也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

    “大清皇帝,镶红旗固山额真金砺,求见贺大帅!”

    金砺非常没节操的跪在地上行礼,他主动把自己的尊严踩碎了,这样就不给锤匪挑理发难的机会。

    而且此番出行,皇上也交代他,莫要趾高气昂,先把事情办妥当了,在锤匪那里受到的侮辱,日后再报!

    张福臻万万没想到,作为大清的使者,如此没牌面的跪在他面前。

    汉话说的极好,此人莫不是投奔皇太极的汉人?

    虽然大明跪礼被朱元章发扬光大,等级森严,可是也有人不卖上官的面子,比如笔架山海瑞。

    关键皇太极好歹开国称帝了,他派出来的使者这般软骨头,回去还能有个好?

    果然蛮夷也,不要面皮!

    张福臻思索之间,便开口道:“我家大帅正在后院与夫人敦伦,没空理你,皇太极那个不守承诺之人,派你来做什么?”

    金砺也没想到眼前这个文官也是个狠人,如此编排自家主子。

    就是说公务繁忙,也比说什么亲近女色强啊。

    金砺磕完头也不起身,就跪在地上说事:“不知大人怎么称呼?是何官职?能否做主?”

    在大明官员之间一般称互称“职务”,而且也逐渐忽略“大人是父亲的含义”。

    “大人”的称呼只注重地位和权势。

    在某些场合,因为有求于掌握公权力的人,会使用这种称呼以示讨好谄媚。

    “你只管说,既然我家大帅要我接待,自是能定夺许多事。”

    “好叫大人知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