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二十七章请陛下多休息(2 / 3)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吴国俊毫无畏惧,朝中谁敢破坏大帅的谋划,那就是跟我吴国俊作对!

    在崇祯心里,虽然陈新甲是他破格提拔的,但面对吴国俊屡次立下战功,还是他心里的无双上将,自然是偏袒他一些。

    况且武将对于文官胡乱指挥,都有着极深的抵触心里。镵

    当年吴国俊归于卢象升指挥的时候,怎么不见他顶撞上司?

    提到卢象升,崇祯随即摇摇头,有杨嗣昌在,他是不可能给卢象升更好的身后待遇的。

    “朝廷没有钱粮支撑了。”

    “哼。”吴国俊毫不客气的道:

    “这才是陈尚书你该干的事,而不是时刻想要拖前线将士的后腿,我大明当真到了一点钱粮都拿不出来的地步了吗?”

    吴国俊这话说的极为诛心,大明朝廷要是一丁点钱粮都拿不出来,那也就该离灭亡不远了。

    “亦或者待到陈尚书的催促下,洪总督以及大明十三万将士在辽东战败,陈尚书也得卑躬屈膝的向狗鞑子议和,给他们百万两银子的议和钱吗?”镵

    吴国俊指着陈新甲恶狠狠的道:“陈尚书与其东拼西凑把钱粮都给了敌人,莫不是想方设法给前线将士运输粮饷,如此方能保证我大明不败!”

    吴国俊向来与大明的文官不对付,为了没少折磨死被皇帝罚去蓟镇戍边的“言官御史”。

    此时此刻,更是骄纵跋扈,丝毫没有大明兵部尚书一点面子。

    崇祯也不曾制止。

    反倒是陈新甲被气的脸色“数变”,最终拂袖而去!

    吴国俊剪陈新甲走了,这才郑重的开口道:“陛下,陈新甲枉被陛下提拔,认为他个人荣辱比朝廷大事还要高,莫不如请杨督师回来掌控。”

    对于吴国俊的弹劾,崇祯也颇显无奈。镵

    杨嗣昌才是崇祯第一宠臣,嫡系当中的嫡系。

    尽管杨嗣昌没有把流寇的事,办妥当,但崇祯也不怪他,反倒劝他好好养病,并且把自己最忠诚的“无双上将靖辽侯”派出去帮助他。

    最重要的是杨嗣昌是一个真正的“孤臣”!

    大明的党争极为厉害,即使朝廷前期没了阉党、东林党,但依旧陷入各种各样的党争内斗。

    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杨嗣昌。

    在崇祯看来,杨嗣昌不党,有能力,完全站在他朱由检的立场上考虑事情,与所谓的“清流”大不相同。

    在一个,杨嗣昌也愿意替皇帝背锅。镵

    这在大明朝廷臣子“不粘锅”的理念当中极为特殊。

    毕竟皇帝也会犯错,可是崇祯为什么不愿意下罪己诏?

    因为对于皇帝的威信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皇帝有着绝对的权威,无论做什么都得是对的,即使是错的,那也得是臣子的错。

    杨嗣昌没有党派利益,对于崇祯而言是一个忠心耿耿,一心为国的孤臣。

    而且杨嗣昌还能够主动的承担起责任,为崇祯分忧,背负起骂名。

    “他身体如何了?”

    “处理日常事务,应该不成问题。”吴国俊回了一句。镵

    “嗯。”

    崇祯点头应了一声,随即询问道:“靖辽侯,你当真认为洪承畴能够打赢吗?”

    “陛下,说实话,世上哪有百分百能够靠猜打赢的战事呢?”

    吴国俊站直了身体道:“与其相信陈新甲的判断,陛下莫不如相信洪总督他能够在辽东力挽狂澜。”

    崇祯颔首,他也是着急的没有办法,陈新甲提出一个减少损失的法子不是他所喜欢的。

    现在也只能把杨嗣昌给叫回来,辅助他做事了。

    “若贺今朝与皇太极相勾连,直接领兵东征,你可抵挡的住?”镵

    崇祯突然的调转话头,让吴国俊心里一惊,随着皱着眉头,拱手斟酌道:

    “陛下,这得分情况。”

    “分什么情况?”

    崇祯对于曾经看不起的小驿卒,实力越发的强横,甚至成为了大明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心中极为恼怒。

    “陛下如何敢笃定锤匪贺今朝与皇太极相互勾结呢?”吴国俊直视朱由检。

    “皇太极要把亲生女儿嫁给他,尽管不足十三岁。”

    “陛下,一个女人就想要让贺今朝这种贼头为皇太极驱使,陛下未免太小看我大明的实力了。”镵

    吴国俊也顾不得多想:“皇太极的女儿得长成什么天仙的模样,才值得贺今朝这样做啊?

    我大明给了贺今朝那么多金银,皇太极想要用一个女人就让贺今朝撕毁和约,很难。

    况且塞外女子如还有我中原女子更加明丽动人?”

    崇祯听着吴国俊的解释,是欣慰当中又带着复杂的情绪。

    皇太极入关抢掠,甚至要邀请锤匪一同东征,覆灭大明对于谣言总是在京师内传来传去。

    足以见识到皇太极在大明京师也没少撒银子,驱使一些人当他的口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