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大锤元年七月(2 / 3)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从锤匪这里赚银子。

    当然其中不缺乏被官军给逼反的平明百姓,想要加入锤匪后,还有银子赚。

    要不是贺今朝严格要求征召数量,沿江上千里的百姓都得给贺大帅打工,让他养活着了。

    此时南京城外乌压压的盘踞了十万余人。

    其中超过一半多人都是属于打杂那种,帮忙运粮以及开船的。

    反正明军也分不清楚锤匪正兵辅兵之类的。

    他们只能看见江面上战船遮天蔽日,一眼望不到边,如此骇人的景象。

    只会让城内人觉得反贼人数极多。

    雨花台的明军士卒,在史可法下令用土袋堵死十三座城门,势要与南京共存亡的消息传出后。

    南京城外的守军极为不给力,直接扔掉大批辎重,全都逃回城中。

    至此,明军在南京城外的阵地全部放弃,犹如翁中之鳖一样。

    锤匪士卒驻扎在下等地,人喊马嘶,战船林立,旌旗蔽日,气势骇人。

    城中守军根本就分辨不出来,贺今朝手中到底多少精锐士卒。

    近“十万大军”号称三十万人马,从南京城外到江东门,长达数十里,到处都是锤匪士卒立下的营寨,共计二十五座。

    城内守军见锤匪人多势众,且杀气腾腾,个个心惊胆战。

    大锤元年七月一日,兵围南京。

    贺今朝拿着单筒望远镜细致观察城墙上的守军情况。

    南京城高大、坚固,规模极大,全城周长近百里,有十三座城门,各个方面都超过了武昌,为六朝古都。

    正是: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

    每座城门都有相当规模的敌楼,并有数到木门和千斤闸,且每个门都有瓮城。

    三山、聚宝、通济三门各有三道内瓮城,冠绝其余城门,而且还有瓮洞用于藏兵,把城门这一薄弱地点变为强项。

    每个藏兵洞可以藏百人左右,但现在史可法手头也没有兵可防。

    尤其是当太平门出现锤匪时,他得把重点兵力放在那里。

    因为此处没有护城河,方便进攻,因此段为大明龙脉,不可随意挖掘,故而无护城河。

    外城拥有一万六千垛口,光是按照垛口防守,就需要一万六千人。

    但是城内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守军。

    史可法调动的也就剩下黄得功、刘良左。

    凤阳总兵牟文绶以及高杰等人一个守着凤阳不敢来救,一个在镇江看热闹。

    这两位总兵手底下合计也不足一万,遂大肆招募城中青壮。

    史可法又请魏国公徐弘基组织乡绅负责城中治安,以及帮忙协助守卫南京。

    可是按明朝永乐以后的两京制度,在南京掌握实权的三个人是南京兵部尚书、守备南京勋臣、镇守南京太监。

    其他勋臣和六部、都察院大臣不过虚有其名。

    魏国公虽然是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后代,只是在各种典礼时排班居首,摆摆样子罢了。

    真正能做主的还是守备南京勋臣猩城伯赵之龙。

    于是,在交战之前,明军拼凑了三万多人,总算是一个垛口能分两个人防守了。

    但大多是临时招募的壮勇。

    而魏国公徐弘基协守南京的士卒,更没什么战斗力,他本人病病殃殃的,在天启元年就以病辞任。

    结果今年又被崇祯任命为南京守备,加太傅。

    此时连上城墙视察都困难,只能在家烧香拜佛,祈求能够战胜锤匪,一切都落在了赵之龙身上。

    他看着城外锤匪如此雄军,面色紧绷。

    赵之龙从来都没有像史可法那样盲目自信。

    就逃进南京的那些兵将,有几个能打的过锤匪?

    要是能打,根本就不可能让锤匪靠近南京,左良玉、高杰等人皆是与锤匪交过手的。

    要不是他们跑得快,那就是个死。

    赵之龙心中有投降的打算,否则被动投降的待遇与主动投降的待遇能一样吗?

    唯一让他担心的便是锤匪会宰了他们这帮勋贵,听闻贺今朝最爱劫富济贫,所有的士绅都给宰了,把他们年轻貌美的夫人给据为己有,一夜睡上八个。

    赵之龙也不知道贺今朝是什么龙精虎勐的人物,对上几个熟妇还能有如此的本事!

    不错,谣言到了南方就不是黄花大闺女,而贺今朝也往“枭雄曹操好人妇”身上靠了。

    在北方等地,为了避免被锤匪掳掠闺女,及早定下亲事的人家极多。

    到了南方,情况倒是反过来了。

    这些也多是左军在湖广南直隶做下的恶事,在有心人的传播下,自是要安在锤匪的头上。

    城墙上的人在观察城外的锤匪。

    贺今朝也在观察城墙上的明军。

    他发现明军士卒许多连盔甲都没。

    而且贺今朝也得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