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被迫民风淳朴(2 / 3)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各村普遍举行春赛,秋节举行游会。

    大家举着神像游行,人进行扮装,本来是一件挺喜庆的事情。

    毕竟春节以及秋收之后,吃吃喝喝,犒劳自己。

    结果游神还有马队、旗队、铳队护卫。

    看到这里,贺今朝都懵了。

    不愧是海盗极为盛产之地,村子里都有火铳队。

    幸亏贺今朝认为自己是个善于听劝的人,没有坚持到漳州府下面走一遭。

    游行路径,还要区别甚严,不能越境一步。

    如果稍为越出境界,势必引起纠纷,发生械斗,因为这会被视为莫大的耻辱。

    就算是人神都没越界,可你放鞭炮越界了,那也不行!

    当然也有在中途设伏,遇对方队伍越境时,开枪拦截,爆发械斗。

    大抵就是这个乡的人觉得越境数十步,会对本乡有利。

    另外乡的人认为他外乡越境,对自己不利。

    因迎神的争执引起械斗的几乎每年都有。

    看到这里,贺今朝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两辈子都没接触过这种事。

    当然在太原的时候让一帮招摇撞骗的和尚道士们肉身抗击红夷大炮。

    若是他们不死,贺今朝就选择相信他们有仙法。

    奈何这帮人都是肉体凡胎,根本就没有能够肉身抗炮的仙人存在。

    这种思想该如何扭转?

    他看向一旁的徐以显,发现军师的眉头也是紧皱,手里写写停停,一脸的纠结之色。

    这帮人拜神当真是有些不能让外人理解。

    贺今朝暂时没想到什么解决法子,只能继续往下看。

    在迎神赛会上还有因为调戏良家妇女,而引起械斗的例子着实不少。

    “他妈的,这帮人没见过女人是怎么着?”贺今朝拍着桌子喝骂了一句。

    众人对于贺今朝的话,皆是没有搭言,因为这就是实际情况。

    贺今朝算是发现了,械斗才是传统,其余都白扯。

    主要还是官府不作为!

    还有后面的盖房子、坟墓等风水问题,连赛龙舟都他妈的要械斗。

    大明弘治时期因为这种事频发,一直都打官司在县志上留名。

    贺今朝看着后面列举的时间线械斗,看的他头皮发麻,一年械斗两次,就已经算是打的少了。

    导致械斗的具体原因则基本都是小事,什么两口子吵架,路上有人发生口角,。

    由一件小事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宗族派系之间的械斗非常常见。

    如此偏执好斗让贺今朝都觉得难以理解。

    武德充沛至此,崇祯一朝怎么就没有人向戚继光一样来到漳州府选兵源呢?

    这不是上好的兵员?

    贺今朝决定杀了一批人之后,征收本地百姓加入锤匪,然后北上去打鞑子去。

    他隐约记得甲午战争当中闵系海军极多,而且表现的也不俗。

    清廷四大水师军官一半都是福建籍,等到了民国那就更多了。

    福州马尾也被誉为“中国海军的摇篮”。

    省的本地壮劳力过多,经常干架。

    “主公,理应把建宁府经验丰富的吏员调过来,同时派遣军队进行抓捕调查,杀上一批土豪劣绅以及地痞流氓。

    要是还有人胆敢聚众闹事,准备械斗,那就再杀一批。

    重点关照官山等几个重点村落。”

    徐以显也看完了手中传阅下来的报告。

    “嗯,此事就交由你办。”贺今朝应了一声,然后看向郑芝龙:

    “还有本地溺女婴的事情,你有什么解决办法没?”

    郑芝龙摇摇头,他哪有什么法子?

    家里生了孩子,人家不养活,那怎么办!

    况且械斗都不是一代两代的事情,绝非能够轻易化解。

    看样子贺今朝是得大肆杀戮一番,才能让众人都冷静下来。

    反正你们都喜欢械斗,不如尝尝正规军的厉害。

    “宗族是要着重处理的。”徐以显又提了一嘴。

    郑芝龙捏着胡须不言语。

    他其实也是郑家的族长,这种事是能说的吗?

    同宗族的抱团取暖,械斗是在本地生存必须的技能。

    谁让官府不抗事,或者说官吏不择手段的计划矛盾,就是为了从中取利。

    大家不团结起来,还不得被官府给吃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福建械斗如此严重,那是单纯因为民风淳朴,害怕暴力吗?

    不暴力一点,在这片土地上没活路啊!

    贺今朝看着郑芝龙笑了笑:“这些人死在械斗上太可惜了,杀了流氓恶霸之后,就开始征兵吧。”

    “谨遵大帅令。”

    “对了,每个村子都得出青壮,本帅觉得海军的规模还得扩招,就广东一地算什么,咱们将来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