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出路在哪(2 / 3)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军想要攻克,就得先派人缠住锤匪的进攻,争取更多的攻城时间。

    锤匪纵然没有拉着红夷大炮随军,但是一些战马能带着的火炮也不是清军能够肉身硬抗的。

    阿巴泰不清楚的是,锤匪的数门红夷大炮用爬犁在冰面上运输。

    进攻辽东的方略,一直都被贺今朝当作讲武堂的毕业课题之一。

    钮祜禄·图尔格俘虏了十几万人,掠夺牲畜十几万头,但他着实是护不住这些俘虏了。

    曹变蛟不断的派人袭扰厮杀放火,导致他俘虏的人口以及牲畜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损失严重。

    不仅没有办法得到有效补充,而他接到消息大将军阿巴泰那里的情况也并不是很好,比他还要难受。

    现在大军缓慢撤退到费县,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而阿巴泰率领的人马还没有到达,需要他接应。

    可是曹变蛟不管不顾的,只要有清军出城,就会派人厮杀,甚至连夜都在城外安置地雷。

    为此图尔格不得不驱赶俘虏的人口去外面踩踏地雷,以便己方士卒能够顺利通过。

    死伤百姓能活着就被锤匪运到后方救治,活不下来的,那也就放在一旁。

    大冬天土地动的邦邦硬,挖坑也是很难的,就锤匪放地雷,都得带着热水壶靠近县城周遭。

    扼守城池,绝非清军长处。

    阿巴泰的处境真的不好。

    不仅仅是闯贼在背后搞偷袭,连带本地的土寇也在趁机咬上清军一口。

    这帮土寇都晓得可持续性发展。

    但偏偏清军来了,就烧杀抢掠,可持续竭泽而渔。

    现在锤匪大破清军,宰杀大清恭顺王孔有德的事情后,自是惹得山东境内反清势力骤然增多。

    孔有德这孙子,在山东可没少作恶!

    最先接到消息的便是洪承畴,自从清军进入山东厮杀后,他派出许多谍子在山东驰骋。

    同时与山西巡抚许鼎臣接触失败后,又返回京师的指挥中心。

    “哎。”

    洪承畴摇摇头捏着胡须叹息道:“清军果然被咱们拖垮了,现在遇到锤匪偏师都被搞得如此狼狈。”

    唐通等人也是连连颔首:“太傅,我们趁他病要他命,这帮鞑子掳掠了不少人口牲畜以及金银珠宝,过路费总得收一收。”

    “还是想法子多搞些粮食吧。”

    洪承畴并没有过多在意这种事。

    这个冬天,北方一点都不好熬着。

    运河完全被贺今朝搞得不通了,想要走私都没机会。

    整个北直隶周遭都闹粮荒。

    他赏给士卒那么多银两没处买粮食,一个个守着银疙瘩有屁用啊?

    “清军劫掠了很多牲畜,多搞些肉给兄弟们吃,也是极好的。”

    唐通提了一嘴,无论如何,这些人口牲畜都不应该被清军鞑子给带走。

    清军这次入塞抢掠,不仅没有获得各样的人口以及牲畜补充,反倒损兵折将,对于大帅将来平定辽东有着极大的助力。

    所以,无论是锤匪还是闯贼,亦或者是明军,都要从这伙清军头上刮下二两肉来。

    “我们应该同锤匪做生意。”祖大寿语出惊人的提了一嘴:

    “换取粮食才是立身之本,一旦无粮。

    队伍就得散了,甚至会主动投降锤匪的。”

    与其遏制阻塞,不如主动疏通。

    偷偷摸摸与锤匪勾结做什么?

    咱辽东的汉子要玩也要玩的正面一些。

    祖大寿一直都没有死心,奈何渠道走的不是很顺畅,或者说以孙传庭为代表的锤匪,表示不相信你这个二五仔。

    祖大寿表示且等我操作一番。

    皇太极多次给祖大寿写信,他也收,但就是不回信。

    听到祖大寿的建议,满座皆静。

    没有人开口言语。

    尽管洪承畴这里俨然架空了大明皇帝成了权臣,但也始终没有勾结锤匪的意思。

    辽东一派的吴三桂主动出声道:“舅舅,这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祖大寿瞥了吴三桂一眼道:

    “你爹一家子在京城的吃喝有着落,能坚持多少时日?”

    吴三桂一下子就哑火了。

    大明皇帝朱由检坐困京师,粮食断绝,怕是想要多吃点饭都没有。

    洪承畴捏着胡须也陷入了沉思,这怕是与虎谋皮的下场。

    饶是一心想要效忠大明的白广恩,这个时候也说不出话来。

    因为兄弟们没吃的,就算是抢,也抢不到多少。

    为了活下去,暂且与锤匪购买粮食也可以理解。

    “我们这十多万士卒,分散在各处,在这大冬天没了吃喝,也是要造反的!”祖大寿顿了顿冷声道:“难不成让大家吃人肉过活?”

    “你有什么筹码?”洪承畴对于手底下的军头也颇为头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