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朝鲜王(2 / 3)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他真的从一个坚定的反清派已经向清廷靠拢了。

    特别是此番在盛京听闻大明被锤匪贺今朝所灭,大明都没了,咱们还跟着大明一条路走到黑做什么?

    昭显世子与朝鲜王李倧第二次见面,便说了这些心里话,惹得李倧极为不满。

    当他第一次回来之后,李倧甚至还抚摸着他儿子的后背哭泣。

    可是听到他儿子要完全投靠清廷后,强忍着怒气没有发作。

    待到世子离去之后,李倧问左右大臣:

    “我听说多尔衮年少刚愎,他的心思不能轻易被人猜到。

    皇太极对世子过于薄情,反倒是多尔衮对他多加厚赏,如此反差让我很是疑惑。”

    其实李倧就是不满意世子在盛京带了这么长时间的变化,认为多尔衮放他回来,是包藏祸心,想要取代自己的。

    王位是李倧好不容易坐上来的,他爹可不是朝鲜王,他是发动政变才坐上王位的。

    当然这也得益于光海君派出的一万多人,在萨尔浒深河之战全军覆没的失败,给李倧创造更大的政变机会。

    作为靠着政变上位的李倧,对于自己的权力看的很重。

    世子是第一接班人,他在清廷蛊惑多年,终于要当清廷的走狗了。

    那是绝对不行的。

    朝鲜王位只能是我自己的,给清廷当走狗也只能我来当。

    李倧投降清廷,总是叱责主战派,他认为所受到的侮辱都是他们造成的,所以重用主和派以及亲清派。

    现在连他嫡系儿子从最重要的主战派变成亲清派,这让他感到了极大的威胁。

    随着李倧年岁渐长,他极度缺乏安全感,只想着要保住自己的王位。

    任何能够威胁他王位的人,都让他感到不安。

    而作为重臣的沈器远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拔凉拔凉的。

    他一开始对李倧继承王位就极为不满,想要另立新君,不过得不到其他大臣的支持。

    之后又想着让李倧当上王,昭显世子继位,又没有结果。

    在清廷入侵的时候,李倧竟然降清,沈器远认为这是得罪于天下,又萌生了推翻李倧的想法。

    为此他结识了许多中下级军官,想要利用这些人来举事。

    对外则是联络出现在朝鲜海域的大明船只,与明军联手合作,击退清军,从而帮助大明恢复辽东。

    对于王位的人选,沈器远则是想着等昭显世子回国省亲,便拥立他为王。

    可方才听着昭显世子说的那些话,沈器远心里拔凉拔凉的。

    这对父子没有一个能扶得上台面的。

    都是背叛大明的狗东西,不值得辅佐。

    倒是一旁的大将具仁垕作为李倧的表兄,忠心耿耿的道:

    “大王,世子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右议政金自点是跟着招贤世子一同返回来的,知道王上是在问他。

    遂躬身道:“大王,世子只是感慨于清廷强大,并无他想。”

    李倧这才颔首,盯着他道:

    “大明覆灭,大夏当立,我听闻阿巴泰领军十万出征山东,被锤匪杀的全军覆没,此事是否为真?”

    金自点属于口号喊的震天响,但并不会实际做事,也是他的判断,导致清军如入无人之境。

    事后他与沈器远皆是被流放,然后李倧又把他们二人任命为扈卫大将,得以飞黄腾达。

    沈器远是标准的要以大明为天朝上国的朝鲜士大夫,而金自点则是继承了大明文臣的技能,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出了事光喊口号,迎合王上。

    朝鲜王的左右手不仅不对付,还有着各自的小九九。

    金自点是被派去庆祝顺治皇帝继位的,此番也一同回来。

    朝鲜人在盛京自然是要四处打探大明的消息,然后记录在朝鲜的历史上,毕竟是天朝上国,香的臭的全都需要好好捧在手里,认真揣摩消化。

    “回大王,此事为真,盛京周遭家家挂白,户户哭泣。”

    金自点想都没想的说道:“锤匪势大,大夏皇帝贺今朝还派人劝降满清,他们若是不投降,阿巴泰就是他们的下场。”

    “那贺今朝之事,你知晓多少?”

    李倧对于中原发生的事情很感兴趣,他一直都觉得大明是百年大虫,死而不僵。

    怎么就不声不响的覆灭了?

    “逆贼贺今朝原本是甘泉县的一个小驿卒,他在崇祯二年。”

    “等等。”李倧当即从椅子上坐起来,不可置信的道:“你说他就是一个小驿卒?”

    “回大王,是的。”

    朝鲜王李倧忍不住说了句脏话,大叫这怎么可能?

    像他这种人最在意的便是血统高贵,一个小小的驿卒也配造反夺得皇位,成为天朝上国?

    倒是一旁的沈器远开口解释,洪武皇帝是乞丐出身,这才让李倧冷静下来。

    随着金自点的叙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