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满清困局(2 / 3)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去之后,割了辫子,就地投降锤匪的大有人在。

    以至于多尔衮越发不相信绿营兵,可也给不出什么良好的待遇。

    就算多尔衮派绿营兵的人主动投降,当内女干。

    但内女干目前没有传回来一点有用的消息。

    这些投降的人,进城之后,想要再出城,那就是直奔海船,运到山海关附近安置。

    现在多尔衮才发现了光是辽东绝对无法同整个中原对抗。

    先前大明对于辽东,那是不懂得怎么对付己方。

    贺今朝灭亡大明之后,根本就没有放松警惕,甚至还有意选择掺和到大清对待大明的掳掠战事当中,从中取利。

    不得不说一句,这种战机把握的极好,让多尔衮也颇为佩服。

    现在他又降伏了蒙古,以及直接发兵朝鲜牵扯大清的兵力。

    不断的对大清放血。

    别看中原现在还有几省有干旱的情况,但多尔衮认为贺今朝绝对不缺粮食供应。

    大夏比大明的手段要强上数十倍,而且还没有「大夏官员」是己方友军。

    光是背后的那种资源对冲,就让大清吃不消。

    所以面对济尔哈朗的说辞,多尔衮并没有反驳。

    现在倒是有些你行你上,要不然别逼逼的。

    「议政议了这么多次,你们谁想出应对锤匪的主意来了?」多尔衮怒斥众人道:

    「还有豪格,他一直待在朝鲜,诏令他返回也不回来,他想做什么?」

    多铎倒是给豪格辩解上了:

    「摄政王,肃亲王他回来也没有用,反倒要额外养活许多士卒和投降的朝鲜人,不如在朝鲜就食。」

    对于多铎的辩解,众人也纷纷迎合。

    实在不行就确立豪格为皇帝,最起码他能打啊!

    现在豪格一直待在朝鲜未曾回来,未必没有人暗中想要支持豪格在朝鲜打下一片基业来。

    多尔衮不行,那就换人!

    但就目前而言,两百旗的实力受到了损伤。

    反倒是其余各旗在前线损失不不,尤其是宁远之战时候,石延柱作为正白旗都统,麾下损伤不小。

    多尔衮瞥了多铎一眼,那是豪格他不听从朝廷调动,将来是要出大事的。

    他是在装湖涂吗?

    「底下旗人吃饭都困难,再叫他们回来,那大家一起饿肚子吧。」索尼一脸不善的道。

    他与其余五人在三官庙盟誓,忠心辅左幼主,六人一体。

    多尔衮想要插手两黄旗调动他们,根本就没戏。

    如今的满清因为皇位之争,已经四分五裂了。

    多尔衮想要拧成一股绳,可最终只能损害自己的嫡系去办事。

    「肃亲王在朝鲜牵扯锤匪兵力,对我大清也是一件有利之事,他回来除了徒增烦恼,还能做什么?」

    巩阿岱等人纷纷迎合。

    多尔衮看着大厅内七嘴八舌诉说的人,有些心累。

    自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时,小山头就一直林立,到了现在各自山头实力越发大了起来。

    要是多尔衮带着大家高高兴兴进了北京城,那索尼这个六人小团体兴许还能散伙,有人自动向多尔衮靠拢。

    但大清随着多尔衮的治理,越发的孱弱,谁还愿意舔多尔衮呢?

    矛盾丛发,说什么的都有。

    朝堂内不知道因为什么就开始大吵起来,幸亏众人都比较克制,再也没有谋立皇帝时候那种拔刀相向。

    可以说,通过贺今朝对满清的不断放血行径,多尔衮对内威信不足,话语权越来越轻。

    现在还没有造成严重内讧,还得是外面有锤匪这么一个强大的外敌。

    一旦没了外敌,满清内部倾轧极为厉害,动不动就被夺爵死人。

    「够了。」

    代善重重的拍了拍桌子,还有人没把嘴闭上。

    啪。

    茶杯被他给摔在地上,一时间众人全都沉默了。

    「吵吵做什么?」

    「你们有在这吵吵的空隙,不如想想法子怎么把锤匪打死,顺便闯进北京城砍了贺今朝的脑袋。」

    「你们有这个本事吗?」

    代善一提到贺今朝就气得咬牙切齿,不说自己的腿拜他所赐。

    光是那个该死的次子硕托,就让代善十分头疼。

    硕托在辽东做了一个极好的榜样,连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投降了贺今朝都没有事还受到重用,那咱们就更没有事。

    「如今我们被锤匪围困在辽东之地,光靠这辽东是无法供养我八旗士卒的。」多铎率先开口道:

    「依我之见,莫不如前去抢掠盘踞在蓟镇周遭的蒙古人,顺便往太原方向进发,调动锤匪士卒,择机破开边墙再次抢掠明境,总比我们窝在盛京饿肚子强。」

    多铎的计策十分冒险。

    上面还有阿巴泰损失殆尽的战例,现在又要故技重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