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挺进大西北(2 / 3)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号召所有人捕捉建州女真就能得到悬赏,并且干掉了盘踞在那一带生吃人肉的百余名罗刹鬼。

    他们挑着罗刹鬼的脑袋,倒是极有威慑力。

    多尔衮派出去想要征召小部落的使者,多数被抓走献给大夏的军队。

    多尔衮被针对的极为难受,地盘也有所缩减。

    或者说贺今朝对于他这个固守非常满意,打的依旧是人海战术,靠着所有人针对他,执行下去,且效果显著。

    什么大军围剿,深山老林根本就不适合这种事。

    多尔衮被擒获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目前的困境,多尔衮极为不甘心。

    他也是想要大清成为天下共主,在确立自己摄政王的地位后,便接手皇太极猝死留下的烂摊子。

    多尔衮努力的想要搞到军粮,想要弥补满洲人与汉人之间的裂痕,妄图把他们凝合在一起,成为共同抵抗锤匪的大刀。

    甚至想要带兵入关,同锤匪划江而治。

    他也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可贺今朝的行动更快。

    他调动的后勤物资,远不是如今只是荒芒之地的辽东能够相比较的。

    光是靠后勤物资,堆就怼死了大清的后勤。

    而且早在先前就怼死了大明以及其他同行。

    如今对付大清,更是手到擒来。

    再加上锤匪的士卒,同大明士卒的战斗意志根本就不是一个阵营,大清再也无法吊打他们,反倒连连败退。

    以至于多尔衮控制的两白旗损失惨重,两黄旗趁机夺权,葬送了大清最后的机动力量。

    他们武器铠甲皆是不如锤匪的锋利坚固,他们的火炮也没有锤匪士卒打的准。

    那些不用点火的火铳,多尔衮以前都没听说过。

    饶是大清巴图鲁身穿双甲也抵挡不住弹丸,打的肋骨折了都是轻的。

    至于大清八旗引以为傲的骑射,他们连战马都不如锤匪多。

    人家少说一人双马可以换乘,确保作战时,战马的力气足够。

    可现在,大清不仅士卒不够多,连武器装备都得不到有效补充。

    顺治被擒前,多尔衮也只能无奈退回老家。

    可外面全都是要捉拿女真人悬赏的人。

    该做的多尔衮全都做了。

    大清需要时间恢复元气,贺今朝根本就没给,痛打落水狗的战争经验,可谓是极多。

    可目前的情况让多尔衮只能感慨一声,天命不在大清!

    相比于多尔衮这个临危受命的皇帝,根本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号召。

    大清皇帝顺治已经被锤匪生擒,这件事在辽东是人尽皆知。

    硕托在大夏属实是“位高权重”,在他麾下有一大帮叛变的女真人,他们都有投名状,才能进来。

    尽管硕托没说什么条件,但是他宰了他爹一家老小给他儿子报仇的事情,广为流传。

    故而女真人想要投靠他,潜规则也得递上投名状。

    深山老林的日子不好过,不是所有人都能耐得住寂寞。

    别看多尔衮是锦衣玉食,当了皇帝后也不铺张浪费。

    他手下的士卒们,以前也都是过着人上人的日子,现在又回归到了野人的模式。

    谁心里能没有落差,叛逃的事情时有发生。

    多尔衮的处境还不如豪格呢。

    至少是在朝鲜,那些八旗士卒都指望着跟着豪格能够在这里站稳脚跟,他们也未曾同锤匪进行大规模血战过。

    朝鲜士卒也都是一直处于守势当中,八旗是有希望占据朝鲜的。

    相比于西北地区战事越发的顺利起来,朝鲜地区终究是拖到了冬天,道路越发难行起来。

    李定国纵然是想要雪夜入朝鲜,也被制止了。

    光靠着朝鲜北部的粮食,是无法养活那么多蒙古人的。

    尤其是早期跑到朝鲜北部的明军以及百姓早早的同大夏军队联系上了,愿意成为马前卒。

    豪格这个大清皇帝,大抵是能够活过第二年的。

    小冰河的影响,在冬天极为漫长又寒冷,实在不是个能够开展大规模战事的好时机。

    在这个期间,高一功执行贺今朝的政策,对于青海的蒙古部落进行整改,把青海置于政府的统治之下。

    继续分化他们,给他们划定放牧片区界限,牧场如同土地一样下放到个人,最多允许十户相互间放牧轮换。

    不得强占其余人的牧地,且不得相互统属,给他们编纂户籍,限制在固有的牧场上。

    在这次平叛当中出兵协助的得到奖赏,助纣为虐者进行惩罚。

    父没不允许娶继母,以及强娶兄弟之妇。

    把青海的一部分县划给四川、云南官员进行管理,实在是青海过于庞大,人群也不多。

    再加上有高反,抽调不出那么多吏员填充。

    至于和尚喇嘛之类的寺庙被战争毁坏的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