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随身空间(2 / 3)  随身博物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生拿下,你可别胡来,别把人家吓着。

    真不成,嫂子再给你寻摸好的。”叶丽华被张俊平搞怪的样子给逗的捂嘴格格笑了起来,伸手打了张俊平一下。

    叶丽华也是BJ人,身上天生带着一股子北方女子的爽利。

    陪着张俊平说了会话,转身去厨房做饭,留下俩大老爷们在客厅喝茶聊天。

    物资局在八十年代以前都是好单位,油水十足。

    自然早早的就盖了自己的宿舍楼。

    许少民,也就是许科长作为单位的中层干部,自然也分到了一户二居室的房子。

    “现在入秋了,这天眼看着就要变冷。

    前天局长去区里开会,领导特意交代,一定要确保各单位和居民的煤炭供应。”许少民拿起烟自己点了一根,然后把烟扔给张俊平,才开口说道。

    “班长,我明白!明天我就去山西,保证把煤给您弄回来!”张俊平立马站起来铿锵有力的保证道。

    响鼓不用重锤。

    许少民这个时候和他说这些话,自然是希望他去,但是又不愿意用行政命令来给张俊平分配任务。

    “明天不行,明天你嫂子给你介绍对象,你不能走。

    你刚回来,先休息两天!

    等下周一,再去鹤岗!

    山西大同,河北,山东那边我都安排人去了。”张俊平很爽快的答应道。

    “班长,鹤岗那边虽然也是煤炭产区,可是鹤岗的煤不如山西的煤搁烧……”张俊平犹豫了一下又开口说道。

    山西大同和HLJ鹤岗都是国内重要的煤炭基地。

    只是鹤岗的煤,低位热量不如山西大同的高。

    只不过老百姓不懂煤炭的质量指标,不懂什么叫灰分含量,什么叫低位热量。

    他们只能朴实的去分辨这煤禁不禁烧,烟大不大。

    “现在那还顾得了那些?

    不禁烧,总比没得烧强?

    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全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中,全国的煤炭产量在不断增加,却始终跟不上全国各地对煤炭需求的增加。

    今年预计煤炭总产量能达到五亿吨,可全国煤炭需求量却是十亿吨,缺口很大!

    我们XC区有一百万人口,就按平均每人三百公斤煤炭用量,这一冬天怎么也要三十万吨煤。

    上级只划拨给我们二百万吨,听起来不少,平均每人能分到三吨煤。

    可是,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才是真正的用煤大户。

    为了确保他们的生产,为了顺利完成五五计划的目标,上级要求我们必须要保证辖区内工厂的用煤…………

    光是这一块缺口就有一百三十万吨,再加上居民用煤,缺口最少在一百五十万吨以上。”许少民苦笑解释道。

    张俊平沉默了,以前在一些影视文字资料里,知道八十年代以前国家很困难。

    物资如何的匮乏。

    买个白菜都像打仗一样,因吵架,甚至动手的都不在少数,每次居委会发大白菜的时候,都要有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和公安民警在旁边值勤。

    现在,通过刚刚许少民一番话,一串数字,张俊平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物资的匮乏。

    不说别的,光是煤炭,全国人口总数接近十亿,而煤炭总产量是五亿吨。

    平均到每个人头上才半吨煤。

    如果刨除工业生产所需要的煤炭,真正能分到每个人头上的煤炭不足五十公斤。

    这是一年的量。

    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绝对想象不到烧煤有多困难。

    关于煤炭的紧缺,张俊平还是有所了解的,国家为了缓解煤炭紧缺的压力,已经开始研究,放开对一些小型煤矿的开采。

    也正是这一决定,造就了许多的煤老板,大大缓解了煤炭压力,但是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当然,这些不是张俊平该操心的事情。

    “这次局里一共派出去五个采购员,你们每个人的任务是三十万吨。

    局长在局党委会上说了,谁完成任务,年底的先进个人就给谁,没入党的优先入党,他亲自做入党介绍人。优先提拔任用

    超额完成任务的,评区先进,甚至市先进,破格提拔任用……”许少民又接着说道。

    局里的奖励措施很到位,给的也很大方。

    可是张俊平听了却直搓牙花子。

    他没想到重生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如此困难。

    三十万吨煤,相当于好多煤矿一个月的产量,一些小煤矿甚至一年都产不了这么多煤。

    张俊平倒也没有惊慌,打退堂鼓。

    他前世是个古董贩子,干的就是收,卖的勾当。

    想要收到一件合心意的古董,可不容易。

    每一次古董交易,那都是斗智斗勇,里面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所以,采购三十万吨煤炭,任务虽然艰巨,但还吓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