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七章艺术品公司成立1(2 / 4)  随身博物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近画店在大量的收购京城书画艺术家们的作品。

    仅仅七天时间,就花费了三十多万。

    接下来,还会继续收,并且会面向全国的著名艺术家和知名青年艺术家,收购他们的作品。

    所以,我们需要大量的资金,我预计,最少也得千万以上。

    所以,我才过来,向刘行长求援!”张俊平笑着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张店长,你好像不差这点钱吧?”

    “我不差钱,可是画店差钱!公私不能混淆。”张俊平笑道。

    “张店长,这个贷款需要走手续,还需要你们的上级单位新华书店负责人签字并盖章。”

    “刘行长,BJ书店现在不归新华书店管辖了,已经划归市新闻出版局管理。

    我们现在也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应该可以独立申请贷款吧?”张俊平笑着纠正道。

    “这个,最好还是能由新闻出版局出具一份文件,同意你们画店进行贷款。”刘行长解释道。

    “这个没有问题!

    刘行长能不能安排个人,帮忙把需要我们提供的材料给汇总一下,包括需要新闻出版局出具的文件格式都给一个样板。”

    “张店长,我不太明白,你们画店突然大量的收集艺术品为的是什么?我不是为了打探你们的秘密。

    毕竟,你们要贷款,我总要知道贷款用途吧?”

    “看来,刘行长虽然是书法爱好者,但是和书法圈子还是不熟。

    不然,就不会这么问了。

    其实,这不是什么秘密,我们画店准备改革,计划在四五月份,组织一次中国艺术品的世界巡回展。

    主要目的,一是宣传中国传统艺术,崭新中国艺术的魅力。

    其次嘛,就是出售中国艺术品。”张俊平笑着说道。

    这么一说,刘行长就明白了,低价在国内收了,到国外搞巡回展,抬高价格,然后出售,换取外汇。

    “张店长,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宣传我们中国文化。

    这样的事,我必须支持!

    不知道,张店长打算贷多少?”刘行长笑着问道。

    “先贷款两千万吧!不够再说!”张俊平淡定的说道。

    “行!我让我们行信贷部的李主任配合你完善贷款手续。”刘行长也很爽快。

    这个年代,贷款比后世更加的简单。

    都是国家的,自然好说话。

    后世,八九十年代,好多工厂发工资,全靠银行贷款。

    可以想象,这个时期,银行贷款是多么的简单。

    当然了,也有前面聊天的原因,大家虽然是初次见面,可一聊才发现,彼此都是朋友的朋友。

    没外人了,自然好办事。

    不然,光是新闻出版局出具红头文件可不行,最起码也得是一位副市长打电话。

    刘行长打电话把李主任叫到办公室。

    “李主任,这位是BJ画店的张店长,他们因为要完成市里交付的一项任务,需要贷款两千万,你帮着完善一项相关的手续。”刘行长笑着对李主任交代道。

    “好的,行长!”李主任点头答应道。

    “张店长,请跟我来吧!到我办公室去,我帮您办理。”李主任又客气的对张俊平说道。

    这位李主任是一位四十多岁,长相很是和善的妇女。

    从面相上看,年轻那会也是一位大美女,只是岁月是把杀猪刀,如今的李主任只剩下慈眉善目。

    倒是很有亲和力。

    “刘行长,那我就先跟着李主任去办理贷款业务了!欢迎刘行长闲暇时去画店莅临指导。”张俊平和刘行长客气一句,然后跟着李主任离开了行长办公室。

    在李主任办公室里,张俊平有一次说了自己贷款用途之后,拿着李主任给汇总列举出来的贷款材料,离开了中行。

    先回到画店,找吴新平签字盖章,然后又跑到新闻出版局找曹向前签字,盖章。

    看到张俊平贷款两千万,把曹向前吓了一跳,张俊平费了好一番口舌,才做通曹向前的工作。

    这个年代,贷款手续还真的很简单,比后世他贷款可简单多了。

    就是两个公章,一份红头文件就行了。

    张俊平回到画店,带上会计,又回到中行。

    愣是在一天之内,完成了所有的贷款手续。

    不过,放款可不是当天就能放款的,张俊平带着会计过来,是为了在中行开设账户。

    开完账户,剩下的就不用张俊平操心了,只等着银行里把钱打到画店的账户上就可以了。

    按照李主任的话说,这笔钱明天,最迟后天就能到画店的账户上。

    忙完这些,张俊平又开始摸鱼,每天蹲在大栅栏四合院里忙着打家具。

    经过年前,和这一段时间的忙活,他的千工拔步床,主要零部件已经加工完成,现在差的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