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六章温州街走访(2 / 4)  随身博物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制作品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是为了扬名,还是为了追寻大道?

    天衍五十,大道四十九,遁去一?

    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那些前辈们怎么想的,他不知道,反正他是为了扬名。

    为什么乔治费尔伯恩对自己这么客气,就因为自己这一手技术,是大杀器,对于字画收藏圈来说,就是一颗核弹。

    留下平彷两个字的还好说,如果张俊平愿意,弄一批不带印记的,直接放进市场里,绝对炸锅。

    所有油画收藏品,价格都要暴跌。

    同一件作品,市场上出现两幅一模一样的作品,还可以解释是画家画了两幅作品,一幅是底稿,这样的理由勉强解释过去。

    要是同一件油画作品,市场上出现十幅一模一样的作品,那就没办法解释了。

    收藏家收藏油画,是真的喜欢?恐怕更多的是为了装点门面和保值增值吧。

    一旦出现十幅一模一样的作品,很容易引起恐慌,进而导致整个市场油画价格暴跌。

    这样的事情,在民国以前,出现过好几次。

    大名鼎鼎的周彷,郑彷,钱彷都是如此创下的赫赫之名。

    这么一想,自己的处境,好像有点危险。

    如果不是和乔治.费尔伯恩达成了共识,估计这会暗杀自己的枪手都已经埋伏到了四周。

    只等他一出门。

    砰!

    一枪完活。

    张俊平画完《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之后,坐在沙发上,胡思乱想着。

    这些事情,也不能说是胡思乱想,还真不能不防。

    虽然已经和乔治.费尔伯恩达成了共识,但是其他人呢?

    会不会想着,把自己控制起来,逼着自己每天画一幅画,那可就是几百万美元,比卖面粉还赚钱。

    至于国内的大老,会不会把自己控制起来,变成一个赚外汇的机器。

    这个张俊平还真不担心,自己老丈人也不是吃素的。

    老丈人的老首长,那更是牛逼。

    班长嫂子姓叶,一个叶!

    老丈人曾经说过,班长嫂子的长辈就是他的老领导,当年在部队时候的首长。

    这么算下来,老丈人不是一般的牛逼。

    不用害怕那些牛鬼蛇神。

    至于大老们,人家的格局可不会这么小,大老们举手投足间都会伴着风雨雷电,万般异象。

    几百万,几千万,几亿美元在个人看起来很多,可是一旦到了国家层面上,就不是什么大数目,更不在大老的眼里。

    琢磨了一会,张俊平准备再画一幅画,就洗澡睡觉。

    起身拿起画册,随手一翻,张俊平忍不住笑了起来,看来今天和鲁本斯有缘,又是鲁本斯的代表作:《田园风光》。

    真的是一副主母和雇农之间的田园好风光。

    就喜欢鲁本斯这种实事求是,敢于写实的精神,只可惜有点太过含蓄。

    原本想着画一幅就洗澡睡觉的张俊平,来了兴致,画完《田园风光》之后,又画了两幅,算是帮鲁本斯做了个续集。

    主要是今天有点累,要不然非得补齐三十六幅续集。

    不着急,明天继续。

    三十六式之后,还有七十二形,慢慢来。

    反正现在是在国外,不用担心被人批评成三俗艺术。

    怪不得那么多年轻艺术家,纷纷往国外跑,国外自由的空气,能激发创作灵感。

    画完两幅《田园风光》续集,张俊平洗澡睡觉。

    第二天,张俊平吃过早饭之后,用空间里的木头,自己凋刻了一张拜帖。

    今天他要去巴黎的温州街,去拜访一下那里的华人首领。

    巴黎有唐人街,也有温州街。

    相对来说,唐人街的规模更大一下,但是温州街更有特色,更值得尊敬。

    巴黎唐人街是由东南亚的华人难民组成的华人城。

    而温州街则主要是由当年十八万华工,以及一战时期的远征军的后代抱团,组成的几条小街区。

    因为当年留下来的主要是温州人,所以巴黎第三区的华人聚集居住的街道又被叫做温州街。

    写好拜帖之后,张俊平骑着自行车来的第三街区。

    第三街区,顺着一条狭窄的小巷子,来到一栋别墅前面,按了一下门铃。

    不一会,一个穿着对襟短衫的老人打开小门走出来。

    “年轻人,你找谁?”看到张俊平是华人,老人用浓郁的温州普通话问道。

    “您好,末学后进张俊平,从国内来巴黎公干,听闻杨老的大名,特来拜会!”张俊平把手里拜帖递给老人。

    短衫老人一看张俊平这么正式,也连忙站好,双手接过拜帖,“小兄弟你稍等,我请示一下老爷。”

    过来不大会,短衫老人走出来,打开大门,态度很恭敬的对张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