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9、人选(1 / 2)  三国雄儿传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张绍见堂上一片沉默,心中不太满意,他环视众人一圈后,点了其中一人。

    “你来说说!”

    被张绍突然点名,在座的虎贲中郎将关彝内心顿时一阵悸动。

    关、张两家乃是世交,都是蜀汉头等勋贵之家。关家自关羽兵败、关兴早逝后家道有衰落的迹象,张家则因为外戚身份在朝中依旧维持着一定权势。

    但两家交情仍是不浅。如今外戚执政,张绍对关彝颇为重视,也将他视作自家子侄,府中这等重要议事也让他参与进来。

    关彝调整心态,猜测张绍刚刚言语中对待姜绍的态度,内心犹豫一下后说道:

    “向尚书所言不无道理。但出使东吴,扬我国威,除了要有武勇威名之外,还需知晓礼节、博学善辩,方才能够在庙堂之上与吴国君臣周旋谈判,讨还被扣使团,修好两国关系,不辱汉家使命!”

    关彝的话没有明确表态,但张绍知道,有才识、知礼节、能辩论这些条件虽然可能不是姜绍的长处,但朝廷完全可以在出使前对他进行突击训练,还可以在使团配备专业人才乃至安排一个擅长这方面的官员担任副使与姜绍配合,关彝却单独把这些条件列了出来,隐隐有反对姜绍出使吴国的意思。

    他看了关彝一眼,不置可否,只是从鼻腔轻轻嗯了一声,淡然道,“此事容我再思之。”

    其他人见状,就知道这件事情他们不能插嘴,于是后续议程又转到了新兴王刘恂、右大将军阎宇等人身上。

    经过储君之争,饱受朝野攻讦的刘恂顶不住压力,已经上表谢罪、闭门思过,不敢再联络党羽在朝堂上蹿下跳,张绍一方也适时停下火力,不再穷追猛打。

    但右大将军阎宇与刘恂两边关系依旧密切,阎宇在都城还掌握有一定数量的兵马,这是当初奉诏调来护卫京都的巴东精锐部曲,急切间还动不得他的兵权。

    这阎宇虽说在军中影响力远逊于大将军姜维,但毕竟是在南中、巴东方面也经营了多年,眼下解除了大将军姜维的兵权,这右大将军的势力也该着手削弱了。

    在削弱政敌这方面,在座几名心腹都颇为兴奋,此刻他们也想在张绍面前显露忠心和能力,争先恐后,纷纷出谋献策。

    张绍敲了敲案几,示意稍安勿躁,“你们以为,要先从哪一步下手?”

    有人抢着道:“阎宇勾连黄皓,窃弄机柄,多有罪行,朝臣不满,可从此处着手。”

    张绍皱了皱眉,“宫中之前已有口谕,黄皓之事不宜搞追究牵连。”

    此番蜀汉变乱,外戚能够抢先执政且站稳脚跟,很重要一点就是张皇后一开始就用宽宏大量的皇家气度收拢了朝野人心。

    她下令当众烧掉宫中搜出的官吏内外勾结、密谋投降的诸多书信,只追究死去宦官黄皓及其亲族的罪行。

    也没有借机以权谋私,清算牵连其他朝臣,后续阎宇城门失守、姜绍无诏入京勤王等事情同样没有深究,算是把罪责明确局限在一小撮人身上。

    拿之前最猖獗,现在最落魄的宦官群体开刀,既发泄了朝野对一连串战败变乱的不满,又极力维护了天子刘禅的颜面,团结蜀汉各方势力,最大程度减少朝堂内耗,维持住了朝野的稳定。

    张绍目前不想违背宫中诏令,开启政斗牵扯株连的祸端。

    try{mad1('gad2');} catch(ex){}心腹官吏连忙解释道:“那就不从死去的黄皓身上突破,而是先暗中搜罗他们其他党羽之前的不法之事,待到时机成熟,先祭出罪行剪除羽翼,再顺藤摸瓜,一举攻其中军。”

    “可!”这与之前对付刘恂的办法类似,他们也摸索出了一套成熟方法,张绍只想了片刻,立马就同意了。

    随后他和堂上心腹商议了其他几桩要事后,又过了一两个时辰,眼见夜愈发深了,这才解散会议,各位心腹官吏各自领了任务,离府乘车而去。

    关彝本来告辞后抬足也想离开,却被张绍开口留了下来。

    只剩下他一人伫立堂中,想起之前自己的应对,内心免不得又有些忐忑。

    张绍观察到他的神情,摆摆手笑道。

    “方才在其他人面前,你似乎有话没有说完,此刻只有自家人,莫要顾虑,直言无妨。”

    有了这颗定心丸,关彝不再犹豫,他面对张绍,径直说出心中所想。

    “子复武勇超群,文采不足,入朝以来一直没有被任命实际职务,这一次朝臣突然推荐他出使东吴,怕不是有人为了让他趁机扬名、积攒人望。窃以为,只怕这背后所图不小。”

    关彝与姜绍多有往来,这次在外领军、屡立战功的姜绍入朝,虽然赋闲在家,但有心人猜测他有天子赐婚这层关系,可能会在蜀汉重组的禁军中担任重要职务。

    这就妨碍了某些人的利益。

    比如与之交好的关彝。在诸葛瞻带领的一批勋贵子弟和蜀汉禁军覆灭绵竹之后,留在都城的关彝因祸得福,加上侍中张绍的青睐,这些时日在禁军中扶摇直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