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2 退兵(2 / 3)  三国雄儿传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一路的后勤接济不上了,要么就是蜀将姜维想要保存人马粮草国力,转而加强兵力消化陇右地区刚刚夺下的地盘。

    总之,经过昨日的试探性进攻,蜀将姜维是既试探出了关中晋国军队的现存实力,又故意补了迷阵迷惑了晋国如临大敌的军队,给自己从容收拾营地从原路撤回汉中争取了先机和时间。

    经过长史刘准这么一番分析,司马亮内心才安静下来,对战事即将结束松了一口气,不过想了想,又觉得很不是滋味。

    从春季蜀军由姜维率领大张旗鼓北伐以来,自己辛辛苦苦在这关中之地抵御了蜀兵好几个月,结果就这样结束了,自己这正面虽然没有被人家姜维突破,可侧面战场上祁山方向却被蜀兵给突破了,鲜卑胡人那边也举事起义引发边地大规模叛乱了。

    一番鸡飞蛋打,损兵折将,袁邵和胡烈的人头已经成为了对方的战利品。

    自己可是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坐镇长安城的当朝皇叔,这样一封战报送到洛阳城去,朝廷能够给自己论功定个功劳还是苦劳?

    想到这些,扶风王司马亮内心一阵苦涩,开战之初原本以为还是个天赚的大功劳,可以效法宣皇帝耗退诸葛亮那样轻易赚取大功,可怎么想到战局形势急转而下,转眼之间就鲜卑胡人大乱、还丢失了陇右这一块地区了呢?

    这个时候,帐下督李龙又是积极建议出战了,他说道:

    “殿下,现下情形不管如何,那蜀将姜维后继无力也好,想要转战陇右也好,这兵退了终究就是退了,若是能够追上去,砍杀击败蜀将姜维麾下军队,何尝不是大功一件,有此功劳,未必没有机会再去出兵收复陇右失地。”

    此话一出,帐中的人脸色各异。长史刘准张了张嘴,有心想要劝阻,不过还是闭上了嘴巴。

    之前就是因为李龙主战,自己主救,结果两路救援都功败垂成,自己暗示扶风王司马亮要主力救援的刘旂军队更是在街亭败的稀里糊涂、十分狼狈,败退回来还引发了内部的攻讦倾轧,现下还没分出谁是罪魁祸首。

    在这件事情上,自己的建策未必有错,但是战局终究是按照自己的方略走到了今天这个糟糕地步的。

    扶风王司马亮虽然以宽容仁厚示人,可不代表战败之下他没有坏脾气,不会记恨自己一开始的建议,这个时候又是李龙主动请求追击,这个自己再出口去劝阻恐怕会让扶风王司马亮想起一开始的事情,得不偿失,所以干脆明哲保身不说为好。

    其他关中的将领则暗骂李龙的自作聪明,他们其中有戍边多年的老行伍了,知道蜀汉军队作战的厉害之处。

    其中蜀兵最擅长之一就是打伏击战和反击战,骁勇厉害如王双、张郃,还不是在获胜追击的路上一不小心就倒霉的丢了性命。

    偏偏这个一直跟随司马王爷、养尊处优的帐下武吏没经历过这些,只想着能够在这种时刻为扶风王分忧邀功,把他们也拉上了。

    要不然,这一仗打下来,他们这些在关中对峙交战的将领虽然对比陇右地区败军失地的同袍,怎么说也能够算得上是立下不小战功了吧

    更重要的是,扶风王司马亮统领大军,军中大伙儿是真的没信心啊。

    且不说他在淮南战场上连吴军陆战都打不对,单单最近这些偏师救援败绩的事情,大伙就都有点儿惴惴不安,个个都闭上嘴巴,绷着脸,一句话也不说,一口大气也不敢喘。

    只剩下一个帐下督李龙仗着自己是扶风王的亲信武吏,还在帐中力主出战追击。

    谁不知道,在山里面追击蜀兵,从来就不是什么好差事。

    扶风王司马亮看到帐中的情形,他虽然军略不行,但还是能够洞悉一些人情的,他这样哪里不明白帐中各位将领是没有信心追击能够得到什么太大的战果。

    想到这里,他就有点生起。

    这帐下督李龙虽然是比不上这些军中将校,没有他们懂得多行军打仗等事情,可也没有他们这些关中将领一般只为自家计较打算的心思,主张请战追击,那内心就是急上官之所急,想上官之所想的。

    试想一下,上邽城、万斛堆两处地方已经出现了败军杀将的一连串破事,朝廷追究下来是在所难免的,自己现下内心也开始很后悔摊上坐镇关中、防御蜀兵这一倒霉的差事了。

    但是自己有着皇亲国戚的身份在,还是当朝天子的皇叔,司马亮自信还不至于到了免职杀头的地步,那么在这个时候要是能够趁着蜀将姜维退兵的当口,来上一场追击战,斩下几百个蜀兵的首级来粉饰一下关中的战事,会不会就让自己的脸面上好看一点,免的日后自己是在一连串朝野攻讦物议沸腾中黯然去职的。

    所以,为日后的政治上考虑,司马亮觉得是必须要追击的,这一次他也没有再投去眼光观察长史刘准的眼色,直接就下令聚集兵马追击蜀将姜维的军队,而且自己还要亲自领兵督战,势必要狠狠压下蜀兵断后兵马的一块肉来,好弥补一下上邽城、万斛堆两地晋军的烂疮。

    ···

    虽然早有准备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