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我想,这样的雄文,以我的学识……根本没法评价!(2 / 2)  终极测谎:一首将进酒,盖压全网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在气势上看。

    也明显要稍逊“黄河之水天上来”一筹。

    然而!

    到了近代。

    这一文人学者的共识,却随着《沁园春·雪》的横空出世,被彻底的!

    打碎了!

    伟人那横压天下的气度,纵横捭阖的胸怀,桀骜却又充满大家之气的文风。

    无论从哪个角度。

    都彻底把古人的格局,给碾压成渣。

    无论是秦皇汉武。

    亦或是唐宗宋祖。

    在时代的洪流面前,终究,是一抹尘土!

    这片土地上,唯有华夏儿女那生生不息,自强自立的精神。

    才是永恒的存在。

    而这。

    也正是这首诗词的,雄伟之处。

    一首诗完,所有人的嘴巴都大张着。

    而周清源更是眼中大放异彩。

    这首诗。

    可是苏铭在刚刚的节目中,完全没有展示的。

    在此之前。

    他一直以为。

    苏铭已经把他的所有才学,都施展在了舞台之上。

    可谁又能想到。

    他的才思就好像永远不会枯竭一样,时时刻刻,都能给人带来,更多的惊喜!

    “气势磅礴,恢弘大气!”

    “好诗,好诗啊!”

    “想不到,我有生之年,竟能一睹如此雄文之风采!”

    周清源连声称赞,激动的双眼,甚至都带上了泪花。

    他回过头,看向教科委的一名院士。

    “老崔,这首诗,你觉得如何?”

    那位院士听到周清源的话,先是一愣,随后长吐一口气道:

    “我想,这样的雄文,以我的学识……”

    沉吟许久,他才继续道:

    “根本,没有资格评价!”

    一首诗如何。

    大家都是有鉴赏水平的。

    像“诗词”这种复杂的文学体裁,本就已经是他们玄国再发展五十年,都未必能追得上的新颖文化了。

    更不要说,这样气势雄浑的高水准词作。

    怕是就连苏铭口中所谓的那个华夏,上千年都未必能出了的这么一篇。

    以他们玄国学者的言辞。

    真的很难。

    对这样的作品,进行评价。

    不。

    别说是评价了,就算是研究、参悟,怕是都还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抱着这样高山仰止想法的。

    显然不只是老崔一人。

    此时此刻。

    所有人再看向苏铭的目光,都是璀璨发亮,纷纷觉得,玄国能出现这样一位文采斐然的天骄,是玄国文坛近百年来的,最大幸事。

    “诸位前辈,你们有所不知。”

    一旁的刘培君此时笑着站出来,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眼神看着苏铭介绍道:

    “这位苏铭,他的诗作,可远不止刚才一首。”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的其他诗词,虽然不如这首气势磅礴,但……”

    “同样也堪称是,首首精品!”

    此话落地。

    众皆惊骇。

    此等才情,莫非真是诗仙下凡?

    “不过。”

    就在这时,一位将苏铭诗作反复细品的老者,疑惑道:

    “刚才诗篇中。”

    “有很多人物和地名,我似乎都闻所未闻,比如说,那个北国,究竟是何方之土?”

    “再比如,那些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又分别是哪个国家的英雄豪杰?”

    “我记忆力向来不错,可想遍了过去所有的文物古籍,也没能想出,这些到底在意指什么……”

    苏铭坦然道:

    “北国,乃是我前世故乡北方之领地,而唐宗宋祖这些,都是我华夏古代的帝王豪杰。”

    前世?

    故乡?

    华夏?

    “大家有所不知,这位苏铭,他在一档测谎节目中自称穿越者,他之所以念诵诗词,也是为了在那个节目中佐证自己的这一说法。”

    刘培君赶紧站起来,为一众院士当起了解说员。

    “测谎节目?”

    “自称穿越者?”

    “为了佐证自己的谎言,才念诵了这些诗词?”

    也就是说。

    这个年轻人……

    仅仅是为了参加一个节目,就一不小心,碾压了整个玄国文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