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大江东去!从为袁本初翻案开始(2 / 3)  终极测谎:一首将进酒,盖压全网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然后下去了。

    高晓松见状也看明白了,怒极反笑道:“别告诉我是你来讲三国?你一个毛头小子,懂什么三国?”

    苏铭笑道:“我懂不懂,你听就知道了!”

    “好啊,那我就听听!”高晓松失笑不已,大步下了场,一屁股坐在了第一排。

    两个副讲嘉宾也都过去了,坐在高晓松旁边,也等着看苏铭的笑话。

    高晓松当然不会走,他其实也很希望上电视的,尤其是央区电视台这种国内最权威的官方频道,收视人数完爆其他地方台,只要利用好了,对人气的引流,远比开几百次直播都强。

    他留下当观众,就是认为知道这帮栏目组的人是在胡闹。

    让主持人讲三国?

    让一个二十岁出头的主持人说历史?

    这不是开国际玩笑么!

    他懂个屁啊!他能说个屁啊!

    等他说不下去了,到时候你们不还得客客气气地过来求我上去讲!?

    呵。

    高晓松已经想好了,等过一会儿,他就让苏铭跟他当众道歉,让整个栏目组的所有人跟他当众道歉,否则他就不上去了!

    底下观众也在议论。

    “让主持人讲?”

    “他懂三国吗?”

    “这人这么年轻,肯定不行啊。”

    “那你们可就搞错了,苏铭的文学功底非常强!上周终极测谎,他一个人就现场做了十几首韵味非凡的诗歌,据说连教育部都惊动了!”

    “那也不能代表他懂历史啊……文学创作能力和史学研究是两码事。”

    “虽然高晓松他们几个人品不行,但这个年轻人未免也太冲动了,如果他讲不好,怕是以后连主持人生涯都要被毁了……”

    观众们忧心忡忡,大部分人都不相信苏铭能说好。

    至于高晓松和两个副讲嘉宾,就是纯在底下看热闹,等着幸灾乐祸了。

    只有苏铭心无杂念,等工作人员重新布置好讲台后,苏铭站了过去,说了两句话,顺便试试话筒:

    “对不住大家了,今天节目略有调整,没有嘉宾,没有主持人,就是我来给大家讲一讲三国,名字呢,就叫《苏铭品三国》吧,不能说是讲课,只能说是把我个人的一些观点说给大家听。”

    刘培君带头鼓掌,周老和崔老他们也兴奋的跟着拍起了手。

    在场众人,也只有他们对苏大师的水平稍有认识,知道能亲耳听到苏铭开坛讲课是一件多么可遇不可求的幸事!

    当然。

    除了他们这些眼光超绝的大佬之外,其他观众就没什么热情了,都安静得很,也有不少人心不在焉。

    苏铭不在意,竖起一个手指头给张一牟。

    张一牟会意,跟摄像一打招呼,麦里倒计时道:“准备,三,二,一,开始!”

    苏铭挂着微笑,一副开场白就让不少现场观众刮目相看了一番,“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大家好,欢迎收看《百家讲坛》,我是苏铭,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段《品三国》,我们就来说一说三国的那些事儿,这第一期的标题,我叫它为《大江东去》!”

    口气够大的?

    还以人物说历史?历史说文化?

    高晓松和两个姓徐的嘉宾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轻笑。

    苏铭侃侃而谈道:“三国是一个什么时代呢?是一个动乱的时代,是一个苦难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曹操曾经有诗写这个时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千里之内都听不到鸡叫,在这样一个时代,有很多人为了国家的重新统一,付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比如说雄才大略的曹操,鞠躬尽瘁的诸葛亮,风流潇洒的周瑜,坚忍不拔的刘备,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咦?

    这番话很有味道啊!

    好多心不在焉的观众,这下也关注了过去,还以为这个主持人说不出来什么真东西呢,没想到还有两把刷子啊?

    高晓松几人仍旧不屑一顾,背书就行了,还用你说?这些谁不知道啊!

    但苏铭下一段话,却是直接冲着高晓松就去了,其实也不是针对他,而是苏铭两世为人,对三国深入研究后的非凡见解:

    “先来说说袁绍吧,读过《三国演义》的人,看过三国影视剧,看过三国原著的人,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好像袁绍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因为我们记住的是‘官渡之败,袁绍冤杀田丰,气跑许攸’的故事。”

    “我们记住的是‘袁绍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评价,我们记住的是‘袁绍刚愎自用’的文字形象,这种观念,甚至已经深入人心,甚至让袁绍成了不少人嘲笑的对象”

    他慢慢道: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啊?

    不是这样的?

    那是什么样啊!

    高晓松差点笑出声,看看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