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真正的评酒(2 / 2)  凡仙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药用酒精兑白水也解馋,喝不出艺术的感觉,喝不出品位,似乎又是一种悲哀了。

    苏轼《书东阜子传后》中自述:“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这是他对自己酒量的一种评估,苏轼又说“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是说他对酒的喜欢程序,既没酒量,又如此热衷,当然是对酒趣一一其中包括品评这种体现酒文化的痴情了。

    宋代诗人范成大也曾说:“余性不能酒,士友之饮少者,莫余若。而能知酒者,亦莫余若也。口敢下“知、酒”的断言,评酒自在其中了。

    评酒的历史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古代文人学士写下了许多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作和诗篇。明·袁宏道的《筋政》中说:“凡酒以色清味冽为圣。色如金而醇苦为贤。色黑味酸国离者为愚。以糯酿醉人者为君子。以腊酿醉人者为中人。以巷醒烧酒醉人者为小人。”

    清·梁绍圭《两般秋雨庵随笔》中对酒品的香、昧、色等方面均有精辟的品评论述。

    这些都说明评酒在古代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