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零二章 拿地开干!(2 / 3)  重生98,崛起从敲微软竹杠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鼠皮毛的张幅小,大部分也只能作为衣领、帽边装饰用,而且品质、美观程度都没法和水貂皮、狐狸皮相比。

    一九八零年,国门初开,财富涌动。

    当时,搞特种养殖十分火热,比如七彩山鸡、绿头鸭、蓝狐、银狐、小香猪、荷兰猪等动物,其中就有海狸鼠。

    不过,那时,养殖海狸鼠也只是养殖热潮的一部分。

    一个叫做李天国的人,却从中发现了个人财富的密码。

    他以“正大养殖场”的名义编了一本海狸鼠养殖技术的书。

    在书里,他把海狸鼠吹得天花乱坠,浑身是宝:在国外,海狸鼠皮毛供不应求,价格昂贵。

    海狸鼠肉也深受外国人喜爱,是“海中龙肉”,富含脂肪酸,还有丰富的维生素a、e、k等等。

    然后,他把海狸鼠以五百块钱一只的价钱卖给“上钩”的人。然后许诺,海狸鼠下了崽,就一千到两千块钱回收,而且退种也退钱。

    当然,他还把甜头给得更快更勐一些。

    一旦有外地人买了海狸鼠,他就派托儿悄悄跟踪,而且装模作样地要以七百块钱的价格收购。还没离开资阳,一倒手就是几百块钱的利润!

    外地人往往一看有利可图就再去买。但这次李天国就开价要一千块钱一只。

    而且他同样会让托儿去回购,出价也更高,比如一千五百块钱。

    这钱来得实在太快、太简单了!

    要知道,一九九三年中海的月平均工资才四百七十元,也就是在资阳城里转一圈,就能赚到超过一个月的工资。

    这里一下掀起海狸鼠热。

    从农村到城市,几乎一半以上的家庭,都在家里垒起了养海狸鼠的池子。

    资阳城里,到处都是金钱的味道,资阳人也变得格外富裕起来。连莴笋一斤都卖到了5毛钱。

    当时,有报道就称李天国是“播种摇钱树的人”。

    李天国的种鼠也越卖越贵,一千块,两千块,三千块……

    很快,海狸鼠热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根据乐至县志记载,海狸鼠一天一个价地暴涨,一只怀孕母海狸鼠售价能高达三万块钱,金黄色仔鼠每只能卖到一万到两万块,全城“以家里有海狸鼠为荣”。

    这可是一九九三年的两三万!

    时间来到了一九九四年,《焦点访谈》推出重磅节目《海狸鼠——神话与现实的再调查》。当时的《焦点访谈》在全国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调查节目。

    一时间,击鼓传花的游戏,戛然而止。

    所有养殖户开始争相出售家里的海狸鼠。海狸鼠价格从上万到两三千,再到几百、几十,到后来已经无人问津。

    李天国的正大养殖场,也不愿意再回购海狸鼠了。

    很多原本抱着发财致富梦想的人,终于惊醒,而且很多人被骗去全部身家。

    言归正传。

    与江伟辰教授的低调考察不同,李佳煌的做事风格突出了一个高调,每次带着几个岛国专家去到海边,都会请来大批记者随行,不同的拍照,然后听他吹嘘这个项目一旦投产,每年的收益率会多么惊人,而且还能给本地创造大量就业,提振经济。

    本地官府都被惊动了,纷纷派人过来接洽商谈,显然对李佳煌的计划很感兴趣。

    六亿的投资啊!

    而且投产之后直接出口岛国,赚来的可是外汇!

    如此巨大的利益摆在面前,谁能拒绝呢?

    当地的父母官许立安找到了李佳煌,商量投资落地的事情。

    李佳煌告诉许立安:“根据我们之前的规划,我以个人的名义出资三个亿,占比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我还需要向银行贷款三个亿。”

    许立安的眼睛都亮了,六个亿的项目,不要说县里面绝无仅有了,就算是放在市里面,那也是屈指可数。

    “只要项目落地,在银行贷款这方面,我肯定会给你想办法的。”

    李佳煌心中得意的同时,脸上又不动声色地说:“养殖基地建成之后,每年出口到岛国的鳗鱼价值十亿以上,要不了两年就能够回本,之后就可以开始大赚特赚了。”

    “十亿的出口总额!”

    熊艳华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这里是着名的侨乡,每年单单是从国外寄回来的外汇就有不少,可外汇这东西,谁会嫌多呢?

    随着李佳煌的深入讲解分析,县长越来越觉得鳗鱼养殖是个不错的项目,大有可为!

    至于三个亿的贷款,和将来能够获得的巨大收益想比,根本不算什么。

    这一下子,有了熊艳华站台,县里面的人都疯了,那些在外地打工的回来过年的人,纷纷把在外面辛辛苦苦赚的钱,全部投了进去。

    苏大娥把多年积蓄的棺材本都投了进去,回村之后还到处炫耀,觉得自己买到了份额就是赚到了。

    宁雪华虽然不待见苏大娥,但是也不想她节约了一辈子的钱打水漂,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