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百六十七章 随侯珠与玻璃(2 / 2)  满级考古大师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学术界有很多争论。

    其中有一个论点,就是认为这随侯珠可能是玻璃器。

    因为,在曾侯乙墓中,就出土173颗玻璃珠!

    这些玻璃珠表面布满圆圈纹,一般称作“蜻蜓眼”式玻璃珠。

    东汉王充写的《论衡》,也提到:“随侯以药作珠,精耀如真。”

    东汉所谓的“药”,其实就是方士们做药丸时使用的铅。

    而华夏的玻璃,就是用铅和其他物质混合烧制出来的。

    通过文字记载和出土文物两相验证,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战国时的随国,就已经善于烧制玻璃珠了!

    那随侯珠,也许就是一颗随国烧制的最棒,最好看的玻璃珠!

    当然,因为这个结论实在是有些破灭。

    大名鼎鼎的随侯珠,居然只是个玻璃珠,这个说法显然是没办法让大众接受的。

    不过不管这个论调是正确还是错误。

    战国时期的随国,已经很会烧制玻璃器,这点肯定是对的。

    而随国后来成为了楚国的一部分。

    南越国又继承了非常多楚国的移民和文化。

    这一下,南越王墓中,能出土这么多玻璃器,就非常的合理且让人惊喜了。

    特别是那颗玻璃珠。

    样式与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玻璃珠一样,都是“蜻蜓眼”式的玻璃珠!

    很有可能,这是一枚战国时期就已经烧制出来,历经随国、楚国、秦国,最终到了南越国手上,一直保存的珍宝。

    手捧着这枚玻璃珠,一向沉稳的傅谱,都难掩激动的情绪。

    他急躁的喊道:“小刘,快将这枚蜻蜓眼珠,和其他玻璃器,全都送到中科院那边做能谱分析!”

    “看看这些是不是玻璃!是不是华夏古法制作的玻璃!”

    虽然这些玻璃器,看着像玻璃,和以前出土过的玻璃器样式也相似。

    但是傅谱也不敢保证,这就一定是玻璃了。

    科学的严谨性告诉他,必须要送去检测!

    只要能确定,这些器物的成分是以铅和钡构成的。

    那这批来自西汉,甚至是战国时期的玻璃器,成为广州之宝,乃至广东之宝都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