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百四十一章 三位一体的铜镜(1 / 2)  满级考古大师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弯着腰,行走在海昏侯墓的回廊过道内,陈翰稍微有些不太适应。

    海昏侯墓的过道,也并不高,实际高度也就在一米八多一点点。

    由于还没清理过道,所以过道上的顶盖木板也还没揭开。

    为了不碰到头,陈翰只好稍微弯着腰在过道内行走。

    海昏侯墓的实际占地面积,差不多有四百多平方米。

    如果这是一套房子的话,那面积都快赶得上一套大平层了。

    这个规模,在西汉列侯级别的墓里,那肯定是首屈一指的。

    所以过道也建造的相对宽阔一些。

    过道过道,既然是给“灵魂”通行的,那自然不会摆放什么东西。

    不过因为以前长期进水的原因,过道上充满了鄱阳湖底沉淀的淤泥,踩在脚上一脚深,一脚浅的。

    陈翰之所以要走过道,是因为他要去西侧室一趟,那边的竹简和木牍清理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

    基本上大部分竹简和木牍都被整理提取了出来。

    陈翰这是代表社科院考古所,去看下有没有新发现的。

    不过,还没走到西侧室呢,在西回廊内,陈翰就发现了一件特别的东西。

    在西回廊靠近墙壁的一角,有一样半陷入淤泥内的椭圆形物体,引发了陈翰的注意力。

    秉承着一个考古工作者的专业性,陈翰连忙停下脚步,伸手轻轻的将这个椭圆形物体,从湿澜的淤泥中拔了出来。

    拔到一半时,他就已经观察出来,这是个什么东西了。

    是一枚铜镜!

    铜镜,这是汉代出土的物品中,除去青铜礼器之外,保有量最大的文物。

    西汉人热爱铜镜的风气,是从上到下都一致的。

    哪怕是一个从殉的奴仆,在殉葬时,都会有一面铜镜做陪葬。

    可见,铜镜在西汉丧葬文化中的重要性。

    而这面铜镜,并没有出现在墓主人的主椁室中,反而是散乱的丢在了西回廊的地面上。

    这不禁让人感到有些奇怪。

    难道在西回廊上,有一个殉葬的人殉?

    陈翰跺了跺脚。

    脚底下的淤泥并不深啊,似乎也不能够埋住一个棺材或者尸骨而不被发现吧。

    西回廊来来回回也有不少考古工作者经过了。

    如果真有个人殉尸体的话,早就应该发现了吧?

    还是全腐烂了?只剩下一点点零碎残骨了?

    还未等陈翰心中的疑惑解答呢,当他捧起这枚铜镜,看到背后的几个铭文后,内心的疑惑立马就消散了。

    因为他看到了“絜(洁)清白”的字样。

    显然,这是一枚西汉中后期十分常见的“清白镜”!

    而“清白镜”的用处,显然不是给人殉陪葬的。

    这种镜子,之前在发掘凤凰山汉墓群的时候就有出土过。

    这一般是妻子送给早逝丈夫的镜子,寄托自己对夫君的哀悼之意。

    还不止呢。

    这个铜镜非常的精美,不但做工精美,并且内外圈是都带有铭文的。

    由于铜镜上的淤泥过多,所以完整的铭文,并不能第一时间就全部看清。

    不过从铜镜的外观上看,这个镜子的外观更偏向于是昭明镜,既是一种生活用品,也是主人身份的象征。

    但是,在铜镜上的铭文,又不是昭明镜的铭文。

    这枚铜镜上的铭文,是篆隶式变体。

    即既带有篆文书写的特点,又带有隶书的样式,算是一种融合字体。

    在内圈上,陈翰看到了八个字,分别是“见日之光,相忘长相。”

    这是西汉中晚期流行的“日光镜”上常见的铭文。

    这种铜镜背铭文中有日光字样,故名日光镜,又称“日光连弧纹镜”!

    铭文多为“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或“见日之光长母相忘”等。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日光镜的镜径一般较小,说人话就是,这种镜子和其他类型的铜镜相比,要小一号。

    但是陈翰手上的这枚铜镜,可一点都不小,不然他也不会认为在样式上偏向于昭明镜!

    可是,在铜镜铭文的外圈,却有开头“絜清白”字样的铭文。

    这说明这面镜子同时又有清白镜的特点。

    一面样式上像昭明镜,外圈铭文是清白镜铭文,内圈铭文是日光镜,融合了三种铜镜特点的独特铜镜,就这样出现在了陈翰眼前。

    这简直太神奇了。

    “汉代铜镜,以外圈铭文为最重点。”

    陈翰喃喃了一句。

    既然外圈上的铭文和清白镜有关,那这面铜镜更大概率应该还是海昏侯夫人送给丈夫的悼亡之物。

    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海昏侯夫人的去世时间。

    但是海昏侯去世的很早,33岁就去世了,他的夫人可能当时还活的好好地,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